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作为项目的主导方之一,将是关键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虽然OpenAI提到,"星际之门将建立在OpenAI与微软现有的合作关系之上,OpenAI将继续增加对微软Azure的使用"。但这意味着,微软从OpenAI的独家云服务供应商变为了供应商之一,OpenAI或不再主要依赖微软为其提供云基础设施。
微软与OpenAI之间的"裂缝"由来已久。据外媒此前爆料,奥特曼曾私下抱怨微软行动迟缓,无法满足OpenAI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同时,据纽约时报,由于OpenAI的运营模式和财务状况严重依赖微软的支持,且OpenAI的巨额投入并未带来可观的财务回报,微软自2023年开始就对OpenAI的依赖性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担忧。
同时,微软逐渐认识到,双方的深度合作可能会导致自身在AI领域的自主权被削弱,所以一直在打造自己的AI大模型,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为了避免被OpenAI过度套牢,微软还投资了被称为"欧洲版OpenAI"的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 AI。今年1月初,微软还在其官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计划在2025财年投资约800亿美元用于开发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部署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这表明,在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微软似乎也有自己的打算。
OpenAI与软银之间宣布一系列合作与投资事宜期间,恰逢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市场巨震之时。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以极低的训练成本,达到了可与OpenAI的推理模型o1相媲美的效果。奥特曼这样回应DeepSeek带来的冲击:"DeepSeek的R1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显然会提供更好的模型,而且有一个新的竞争对手是真正令人振奋的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OpenAI也在忙于应对新对手的挑战,不仅紧急上线了o3-mini模型,还发布了一款称为"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的全新人工智能工具,以证明自身的技术领先优势。
华泰证券认为,DeepSeek出现之前,科技巨头采取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建设"的策略,即通过大规模资本开支,提高算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模型。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存在更高效利用资本的可能性,短期内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可能不会马上进行调整,但效率提升长期或将降低对GPU芯片的需求,也可能导致投资者质疑Stargate计划的可行性。
斥巨资入局、号称要"All in AI"的孙正义,正通过与OpenAI的深度绑定,进入到全球AI浪潮的漩涡中央。但无论如何,以开源为主要特色的DeepSeek,还是给选择闭源的OpenAI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也为这场400亿美元的"豪赌"增加了一层更加不确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