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黎以边境冲突加剧
据报道,黎以边境的冲突再次升温,情况变得非常紧张。当地时间7月10日,真主党再次对以色列发起进攻,大量火箭弹点燃了森林,当地浓烟滚滚,场面十分惨烈。当地居民被迫紧急撤离,边境地区的生活几乎陷入瘫痪。
简而言之,这次袭击不仅加剧了两国之间的敌对情绪,也让边境地区的居民生活在恐惧之中。而究其原因,还得从去年巴以冲突爆发说起。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行动急剧升级,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造成了巴勒斯坦方面的重大伤亡和破坏。
真主党在收到消息后,马上就开始协助巴勒斯坦反击。作为巴勒斯坦的"铁杆友军",真主党二话不说,抄起火箭弹就直接开炮了,想要以火力威胁,来遏制以色列的侵略。
以色列自然也不甘示弱,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阵地进行了猛烈的报复性空袭和炮击。军方还表示,此举是出于对当地百姓的保护,只有摧毁了真主党的武器装备,才能让本国人民不受安全威胁。但实际上,双方的互相攻击使得黎以边境地区的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这场冲突对中东局势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的敌对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国家介入,扩大冲突的范围,比如伊朗就已经摩拳擦掌了。
伊朗作为一个主要的什叶派伊斯兰国家,与真主党在宗教上有着紧密的联系。真主党是黎巴嫩的什叶派政治和军事组织,其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政府高度一致。因此,伊朗视真主党为其在黎巴嫩和更广泛中东地区的战略盟友。
不过,如果伊朗加大对真主党的支持,只会制造更多战火。比如隔壁伊拉克的什叶派武装组织,谁能保证他们不想来掺和一手,对对以色列发动更多的袭击?同时,海湾阿拉伯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也会被迫加大对反伊朗势力的支持,从而加剧地区内的宗派冲突。
所以不管怎么说,我们仍然希望双方能够重回谈判桌上,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而是在国际社会的安抚与调停下以和平的手段解决地区冲突。
消息二:北约警告中国,却造外交部强势反击
据环球时报报道,7月10日,北约公然指责中国是造成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性角色",斯托尔滕贝格在发言中表示,由于中国无视西方国家警告公然站队俄罗斯,导致乌克兰危机直到今天仍然处于混乱局面。
说实话,这种污蔑的话从北约口中说出,我们都不会有半点惊讶,早已习以为常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中国的污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近年来,北约多次在各种国际场合对中国进行指责和施压。北约宣称中国的军事扩张、网络攻击以及在南海的行为威胁了全球的稳定和安全。
这种指责背后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感到不安。通过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北约试图在全球范围内遏制中国的崛起,并在国际舆论场中塑造负面形象。
可是,中国在全球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在未来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GDP在过去几十年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体现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所以这种污蔑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效果。
但我们也不会忍气吞声,面对北约的指责,中国外交部火速发言,林剑在记者会上表示:北约仍然在搞意识形态的老一套,冷战思维,欲挑起好战情绪。中方已经向北约提出交涉,我们在俄乌立场上始终保持着公正且客观的态度,竭力以和平手段调停冲突,这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
消息三:普京使出关键一招
什么是生命线,一些观众可能清楚,就是海上运输通道。海上运输通道,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生命线。但对于中俄来说,就非常非常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枢纽国,也是最大的基础资源进口国。中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七国集团的总和,占据全球30%以上的比重。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全球第一。资源上,中国石油进口依赖比例,超过70%,天然气也超过了40%。
这些数据都在不断印证,一条安全的海上运输道路,到底对中国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同样地,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占到了国家整体收入的一大部分。所以对俄俄罗斯来说,海上运输通道也一样重要。
当然,这也得分时候。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可以通过,陆上和海底的能源管道,把石油和天然气,卖到欧洲。但我们也知道,在全面制裁下,这条路俄罗斯已经走不通了。连海底的北溪管道,都给人炸了。所以,现在俄罗斯向东转,海上运输通道的重要性,就提高了。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个马六甲海峡困境。美国的军事基地,把控着马六甲海峡,也相当于抓住了,中国生命线的咽喉。而俄罗斯呢,也被美国锁死了。俄罗斯最大港口城市圣彼得堡,想走波罗的海,出门就是芬兰把守的芬兰湾。另一边的黑海,更是走不通。
所以,从大层面来看,中美俄的大国博弈,中俄现在具有优势,但关键的海上生命线,却被美国死死抓在手中,是美国的底牌之一。这种滋味,对中俄来说并不好受。中国从很多年前就开始,进行各种破局的尝试。而普京呢,也在最近亮出了"杀手锏"。
什么"杀手锏",就是这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北极航道"。可能大家在关注这一消息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困惑,北极航道不是第一天提出来了,很多年前就有类似的计划,那为什么这次提出来,就是"杀手锏"了呢?
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在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天时是什么,是当前的国际环境。俄乌冲突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西方已经没有俄罗斯的生存环境了。普京掌权俄罗斯20年来,最后一点融入西方的幻想也迫切了,只能整个国家掉头东转。
地利是什么,是北极航道北冰洋地区,几十年来一直在升温。目前,北冰洋的冰层厚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俄罗斯可以用核动力破冰船,让北冰洋好好感受一下,来自原子能的震撼。保障了北冰洋地区的全面畅通。
而人和,就是在地缘政治中,中俄虽然是邻居,但在俄罗斯掉头后,中俄能快速建立起高度的战略互信,达成全天候、全方位、无上限的战略伙伴关系,比同盟关系,还要再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历史最高高度。
就是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中俄同时瞅准了,北冰洋这一关键地带。而北极航道,就是一举打破美国封锁的"杀手锏"。马六甲海峡困境能破,俄罗斯遭到的封锁,也能破。美国又少了一张底牌,而中俄反霸权的赢面,又大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