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人不想上班:算清了时间和金钱的账

2025-07-16 09:17  头条

一睁眼就欠房贷,挤早高峰地铁时突然算明白:月薪8000除以每天11小时工作时间,时薪33块还没楼下兼职高。

这批90后00后不是懒,是彻底看清了打工的性价比。

有人真掏出计算器算了笔硬账。

早晨7点出门晚上10点到家,实际时薪刨去通勤可能就30出头。

写字楼里熬夜做的PPT,换来领导画两年饼只涨500块工资,转头发现外卖跑腿午高峰两小时都能赚百来块。

更扎心的是孩子举着奖状问"妈妈你怎么没来",公司却告诉你"年轻人要积累经验"。

现在年轻人把账本翻到背面算隐性成本了。加班换来腰突住院花3000,请假倒扣工资;连续三次放朋友鸽子被移出群聊;摸鱼同事靠关系升职加薪,自己绩效A却战战兢兢怕被优化。有网友自嘲:"工资买断的不止8小时,还有看病钱、亲子关系修复费、朋友圈维系基金。"

最让人心凉的是确定性消失。朋友公司上周还在冲刺618,这周整组收到N+1大礼包。即便保住饭碗,明年降薪20%的通知直接甩进工作群。晋升通道像彩票,努力不过是交个参与税。有人吐槽:"现在带薪拉屎都算薅羊毛,毕竟厕所隔间是唯一不收费的私人空间。"

其实大家要的不多。有人用33元时薪换来的是孩子睡前故事时间,有人用跳槽降薪换每天多2小时学手艺。便利店25元时薪背后,是能接孩子放学、能陪父母吃晚饭的真实生活。当办公楼格子间开始流行五点准时关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职场觉醒:拒绝用颈椎变形换领导的保时捷车轱辘,停止把人生切割成以小时计价的碎片。

清醒的人开始把时间当资产配置。有人主业摸鱼搞副业,有人降薪去考社区编制,更多人在下班后认真经营"第二人生"。毕竟楼下便利店招贴写着"月入6000",而你的体检报告写着"椎间盘突出"--这笔账,早该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