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对中国电信企业的打压又升级了。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周二以 3 比 0 的投票结果,出台了一项更严厉的管制措施:不仅禁止含有 "涵盖清单" 中企零件的新设备获得授权,还拿到了禁止已授权设备销售的权力。

FCC 给出的理由还是老一套,说这些设备存在 "漏洞",可能被 "外国对手" 利用,威胁美国的网络安全。但这个说法遭到了中国企业的强硬反驳。海康威视直接指出,这项命令没有任何针对具体产品的证据,FCC 根本是越权行事,还会伤害到依赖这些安全设备的美国社区和小企业。
这场封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美国持续加码的结果。今年 3 月,FCC 就宣布要调查 9 家中国公司,华为、中兴、海康威视、大华技术这些名字都在名单上。9 月,他们撤销了多家中国实验室的产品测试认证许可,等于堵死了中国电子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一道重要关口。到了 10 月,动作更密集:15 号说要撤销香港电讯在美运营授权,月中又透露主要电商平台已经下架了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从监控摄像头到智能手表都没能幸免,涉及的还是华为、海康威视这些熟悉的企业。
现在的新禁令更是把范围扩大到了 "含相关零件的设备",等于给整个产业链都套上了枷锁。要知道,之前 FCC 只是禁止直接销售这些中企的整机设备,现在哪怕一台设备里用了一点点 "涵盖清单" 上的零件,都没法获得授权。
为什么美国要步步紧逼?表面看是喊着 "国家安全" 的口号,实际是想保住自己在科技领域的霸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研究员李峥指出,从 2018 年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就把中国科技企业当作打压目标,到拜登时代更是变本加厉,从半导体到通信设备,将近 400 个细分领域都被卷入其中。现在中国电信设备在全球市场份额越来越高,美国担心自己的技术优势被超越,就用 "安全" 当借口搞封锁。
更关键的是,这种打压已经开始反噬美国自身。美国乡村地区的小型电信运营商早就抱怨过,封杀华为、中兴后,他们只能买更贵的设备,成本涨了三成还多。海康威视提到的小企业困境也真实存在,很多美国小商铺、社区依赖这些性价比高的安防设备,现在要么花更多钱替换,要么只能将就着用旧设备。
面对美国的持续施压,中国也没坐以待毙。10 月初,中方就出台了新的管制措施,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中方多次明确表示,美方滥用 "实体清单",用莫须有的罪名搞制裁,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
这场科技领域的较量里,没有真正的赢家。美国以为封杀就能拦住中国科技发展,却忘了中国企业早就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寻找替代方案。而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却要为这种政治操弄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科技发展靠的是竞争不是封锁,靠的是证据不是借口,美国这套老办法,早该失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