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赛加剧
在看不见硝烟的争斗中,汽车行业的淘汰赛也在加速到来。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在《淘汰赛加速的汽车行业》主题演讲提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革命浪潮中,特斯拉、比亚迪、奇瑞等拥有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新力量崛起。而与此同时,国内汽车龙头上汽、广汽、北汽、一汽等利润在急剧下滑,造车新势力除个别实现了盈利,其他大都在生死线上挣扎;国际上,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丰田、日产等跨国巨头的利润也在下降,大幅裁员、高管下课已逐渐蔓延开来。
在这轮产业变革和企业竞争中,中国汽车产业也必将重走家电、智能手机之路:经历残酷的价格战,进入成熟期后并购、整合,少数企业经过市场选择成为赢家。一批汽车厂商将倒闭,中国汽车产业的生死淘汰赛正在加速到来。
何小鹏做过类似的表述,他"坚信未来的三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会进入淘汰赛阶段"。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曾发出提醒,未来2-3年,保守估计预计60-70%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2024年底,朱华荣再次加大了这一预判,他认为,未来将有80%的中国品牌关停并转。
图片来源:极越汽车
2024年,从年初的高合汽车爆雷到年末的极越汽车突然解散,轰然倒塌的新势力品牌越来越多。近日,合创汽车也"走到了尽头",成为2025年第一个倒下的汽车品牌。
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价格战不会停止,很可能会更加激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如果失掉了基本健康度会很危险。汽车企业要15%的毛利才能够基本活下去,如果一家车企毛利低于这个水平就意味着卖一台亏一台,它很可能就活不下去。
在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看来,淘汰赛提速阶段,汽车行业各企业务必全方位强化自身能力模型构建,力求在激烈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并谋求长远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