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想拿中国市场当筹码?代价你承受不起。
就在加拿大焦头烂额之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前往了中国访问,核心议题就一个:扩大经贸合作。此前,中澳接近达成协议,允许澳大利亚试运15万-25万吨油菜籽到中国。这对澳大利亚简直是雪中送炭--自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后,澳大利亚油菜籽产业苦苦挣扎,如今终于看到曙光。
谈判的关键在于技术细节:中方要求油菜籽杂质含量低于1%,并解决黑胫病防控问题。澳大利亚若能达标,将有望从加拿大手里抢走部分市场份额。但现实很骨感:2025年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预计仅570万吨(近五年最低),而加拿大年出口量高达685.9万吨。澳大利亚想完全替代加拿大?短期内不可能。但中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全球供应商明白,中国市场的大门开向谁,取决于谁遵守规则,而非政治站队。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回头看看卡尼政府的"神操作",简直是一场战略灾难:
1. 对美关系:8月1日,特朗普的35%关税如期而至,加拿大央行预测下半年经济增速将跌至1%。
2. 对华关系:农业和钢铁业双双受创,出口商损失惨重。
3. 国际信誉:沦为"美国跟班"的标签再也撕不掉了。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对华加税根本没能换来美国的"奖励"。特朗普政府连一句客套话都没给,反而宣布对加拿大汽车加税。卡尼政府这才发现,自己不仅得罪了中国,还被美国当成了软柿子。
这场闹剧给全世界上了生动一课:
1. 中国不是筹码:任何国家想牺牲中国利益换取美国宽容,最终只会两头落空。
2. 供应链权力属于规则制定者:中方用订单转向证明,谁破坏规则,谁就出局。
3. 政治投机没有未来:卡尼政府的短视,让加拿大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