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一态度的转变相当突然。此前,他还曾指责泽连斯基"支持率不到4%",暗示要更换乌克兰领导人,如今却因普京提及类似话题而大发雷霆。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此前对俄的"示弱态度"已遭到国内两党部分人士的批评。共和党鹰派指责他"牺牲盟友利益",民主党则拿"通俄门"旧事重提。在国际战略层面,特朗普原本试图通过能源合作、地缘让步等筹码,换取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配合美国,实现快速停火,进而推进其"联俄抗中"的战略构想。但普京在俄乌冲突中的强势态度,坚持领土诉求且拒绝停止军事行动,让特朗普的"交易术"屡屡受挫,其挫败感最终转化为对俄罗斯的公开指责与威胁。
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型大国,石油出口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相关数据显示,能源行业贡献了俄罗斯约40%的出口收入,以及15%-20%的联邦预算收入。一旦美国的"二级关税"生效,俄罗斯石油出口必然受到冲击,经济将面临巨大压力。而特朗普此举,看似针对俄罗斯,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其背后还有针对中国的意图。
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之一。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中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这一表态清晰明了,向世界传达出中国坚定的立场:无论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何种制裁措施,都不会干扰中俄之间正常的双边贸易。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建立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绝非美国的外部压力所能左右。
特朗普(资料图)
一直以来,中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从政治层面看,双方高层保持密切沟通,战略互信不断加深。在国际事务中,中俄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与世界和平稳定。在经济领域,中俄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中俄贸易额持续增长,2020年,中俄贸易额为1000亿美元,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飙升至2450亿美元。能源合作更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柱,除了石油天然气贸易,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也展开了广泛合作。
此外,中俄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全面、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中俄两国长期努力的结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绝不是美国的简单威胁就能破坏的。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美国试图通过单边制裁和极限施压等手段,达到其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目标,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国际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也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中国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