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首都遭遇耻辱性一刻,乌军发动百架无人机对莫斯科发起了大规模袭击,令其主要机场陷入一片混乱。
据俄罗斯国防部透露,俄方在过去一夜间击落了117架无人机,其中30架是在莫斯科地区上空被成功拦截的。
而在前一天,俄方击落的无人机数量更是高达172架,其中同样有30架在莫斯科地区。
这一轮又一轮的无人机袭击,导致莫斯科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数以千计的乘客无奈之下,只能在机场排队等候,甚至有人直接睡在机场的地板上。
对此,普京彻底动怒,下令俄军使用426架无人机和24枚导弹,对乌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乌总统泽连斯基称,俄方的袭击已造成乌方至少2人死亡、15人受伤 ,这也是近一周以来,俄军对乌克兰发动的最大规模空袭。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乌方的攻击目标,似乎有意转向俄罗斯的机场和铁路网等关键基础设施。
此前,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就发动过"蛛网"行动,对俄战略机场造成了重大损失。虽然俄罗斯方面称损失没有那么大,但也承认了乌军无人机成功袭击的事实。
乌方这种战术的转变,也暴露出俄罗斯在安防和情报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如社会、军事安防制度建设和技术保障不健全,重要设施周边监控不足,以及难以甄别乌方渗透人员等问题。
就在俄乌你来我往之际,泽连斯基率先表态,想要俄方和谈,还喊话俄罗斯,想跟普京展开"领导人级别的会谈",也就是当面与普京谈,不过,他的这一诉求几乎无法实现。
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谈判日期是定在7月23日,随后,俄方也公布消息,但日期是定在7月24日至25日,但无论如何,俄乌确实要再次坐上谈判桌了。、
而俄乌在谈判前夕大打出手,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第三轮谈判很难有大的突破。
对乌克兰而言,持续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及周边关键设施,既是向俄方展示自身仍具备反击能力,也是在向盟友证明"战场未输"。
基辅很清楚,谈判桌上的话语权与前线战局紧密挂钩,如果在谈判前显得毫无还手之力,难以争取到有利条件。
俄罗斯的大规模反击同样如此,用数百架无人机和导弹空袭乌克兰,既是对乌方袭击莫斯科的回应,更是在向基辅施压。
这次俄乌谈判,若说在停火议题上能有突破性进展,恐怕很难让人乐观。双方眼下的战场态势和战略诉求,都还没到能为停火让步的地步。
乌克兰在谈判前持续用无人机袭扰莫斯科,本质上是想证明自己仍有反击能力,这种"以打促谈"的姿态,显然不是准备放下武器的信号。
相比之下,人道主义领域的俘虏交换,反倒更可能成为此次谈判的"落脚点"。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作为俄乌冲突中的重要外部力量,近期也有"新动作",特朗普已经威胁普京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
不过,在美国媒体和专家看来,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明显转了向,但这些新动作恐怕很难真正影响俄乌局势和谈判走向。
更麻烦的是,这种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反倒让本就复杂的俄乌局势多了更多说不准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