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地震震中情况到底怎样了?一文带你了解现场情况!(4)

2025-04-02 09:57  头条

当我们得知救灾前方用电困难,我们的正浩电源火速召集缅甸本地代理商,给我们配好4台大号充电宝,运往前线。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先救人,其他再说。

就是在缅甸这不到2天时间,我们的办事逻辑是,只要找到中国人,就对路子了。

反观缅方动作,有很多无力吐槽之处,就不多说了。

只说我们目击的一些现象:国家遭遇重大灾难,官方爆出数千人伤亡。但从仰光,到曼德勒,展会上在放APT舞曲音乐,商场欢声笑语,沿途没遇到一台电视或大屏在播放灾难新闻。

甚至我们雇的司机,也在晚上7点接到领导通知:夜路危险,请准时下班,别卷了,明天再说。

起初,我们是愤怒,但到后来冷静下来,你会理解他们对死亡,对混乱,对灾难,表现得这么麻木,是因为这个国家,一盘散沙时间太久。

缅甸5000多万人口,却装下了135个民族,常年内战,常年分裂,导致整个国家常年散装。

过去3个财年,缅甸通胀率分别在大约24%、27%、13%。即使作为第二大城市的曼德勒,当地普通人的月薪也只有人民币300-500元。

中央政府,也的确没精力,没实力,集结动员救灾力量。

这里的老百姓,没有形成与子同袍岂曰无衣的社会责任意识,没有形成与缅甸这个国家生死与共的民族认同,身份共识。

而且地震灾害救援,是一件非常专业且需要耗费巨额资源的事。

为了在钢筋混凝土废墟里救出一条生命,往往需要投入至少几十个专业救援队员。他们需要精通生命搜寻,建筑结构力学,工程破拆作业,医疗救护作业等多种专业能力。并在大型工程机械,专业搜救设备的配合支持下,才能完成救援。

这些需要一个政府花费足够多财力和人才梯队去培养。显然,这对于今天的缅甸,是一种奢望。以至于在地震搜救现场,缅方消防队员,面对废墟里同胞的求救,往往只能一筹莫展,做壁上观,等中国救援队来施救。

另外,像今天的中国,有大量热爱应急救援的志愿者,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民间救援队,自费训练,自费参与救援。这些,也都是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才会出现的公益力量。

我们常说,多难兴邦。兴邦的前提,是这个国家自己够强大,否则只有多难。

所以结果是,在缅甸官方救援力量严重匮乏,民间救援不给力的情况下,此时此刻,正在冒着余震和建筑坍塌风险,在废墟上拿着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的,大量是中国各地驰援过来的专业救援队们,在震区里送物资的,帮忙救援的志愿者们,往往是在缅甸的中国商人。他们做这些,大都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不图任何物质回报。

我们会继续关注缅甸大地震后续进展,也期待更多被困的幸存者能被救出,同时也真诚感激大灾之中,全力以赴的每一个中国人、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