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半导体格局的规划与布局——从安世风波看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之路(2)

2025-11-05 13:52  头条

1.2 安世内部矛盾激化与对华"断供"

在荷兰政府完成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变更后,新管理层迅速采取了割裂供应链的行动。自2025年10月26日起,安世总部单方面宣布停止向其位于中国东莞的核心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圆。ATGD作为安世全球重要的封测基地,其生产的逻辑、分立器件和MOSFET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等关键领域 其晶圆主要来源于安世位于欧洲的自有晶圆厂,如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 。

对于此次"断供",双方各执一词。安世总部声称是由于ATGD未能遵守付款条件,而安世中国方面则发布公告激烈反驳,指出这一行为不仅缺乏事实依据、严重违背商业诚信,更是恶意违约,并披露荷兰安世半导体拖欠ATGD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显而易见,这已非单纯的商业纠纷,而是荷兰政府干预后,企业内部矛盾被激化并武器化的直接后果。

1.3 多方博弈与立场

事件发生后,相关各方迅速做出反应,形成了一场复杂的国际博弈。

中方的应对与反制: 中国商务部于11月1日和4日接连发声,严厉谴责荷兰政府的不当干预行为,指出荷方行为不仅侵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造成严重冲击,荷方必须为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此同时,安世中国展现出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迅速启动多套应急预案,积极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力求在短期内实现供应衔接,保障客户订单的稳定交付。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极端外部压力下的供应链韧性建设能力。

欧盟与荷兰方面的回应: 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塞夫科维奇于11月3日表态称,围绕安世半导体问题的谈判正取得"积极进展",并强调构建多元化半导体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荷兰政府亦表示正与中方密切磋商,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然而,这些表态与其颠覆性的行政干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在欧洲内部也引发了担忧,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代表的下游产业界积极呼吁对安世半导体的出口限制予以豁免,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供应链中断可能引发行业停摆的普遍忧虑。

二、 事件冲击波:对全球及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安世事件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一个企业的范畴,它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正深刻地改变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生态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