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说关税这东西,看起来像贸易限制手段,实际上,买单的依旧是本国进口商,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所以,福特、通用等老牌美企虽表态支持"公平贸易",但也直言关税导致"成本与混乱"。
毕竟,美国市场近24%新车依赖进口,关税推高车价后,消费者可能被迫缩减开支。美国投资银行Benchmark估计,若特朗普25%汽车关税政策落实,美国消费者购买一辆新车成本将增加约5790美元。拜登政府拼老命好不容易打到能看的通胀数字,到特朗普这,恐怕又要复发了。
身处关税风暴之下,该咋办?
我国汽车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不到1%,2024年零部件出口不足百亿美元,且本就在美国惩罚性关税之下,当然就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防范产业链波动。
毕竟,墨西哥、加拿大怎么看也不像制造业强国,连个整车品牌都没有,还能对美国出口汽车,显然是吃到全球供应链红利。比如,加拿大约80%汽车零部件和整车,销售额都来自对美出口。在美销售的许多美国品牌汽车,如雪佛兰、克莱斯勒和道奇等都在加拿大组装。
所以,关税若冲击供应链,可能间接影响中企参与的全球分工网络。对此,我国仍需强化多边合作。特朗普"关税武器化"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推动WTO改革,对冲单边主义冲击。
而真正破局关键,当然还在于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加速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突破,减少对传统供应链的依赖;同时拓展"一带一路"市场,降低对美贸易风险。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美国优先",实则是以全球产业链为赌注的政治豪赌。短期或可转移国内矛盾,长期却可能加速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并迫使盟友另寻合作伙伴。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内循环与开放合作,才是应对变局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