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代表坐着中国电动车,“巴西昭告世界:西方不亮东方亮”

2025-11-07 10: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峰会开幕式上,与会的各国代表开始就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进行磋商。

《纽约时报》当天注意到,开幕式中,驶入会场的电动汽车来自中国,而从这辆环保座驾上走下来的是今年COP30的东道国元首--巴西总统卢拉。这辆由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生产的黑色时尚SUV,也是专门为大会准备的一批电动和混合动力车队车辆之一,用于接送各国代表参加峰会。

报道认为,巴西选择中国电动汽车作为卢拉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官方交通工具,向众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改造发展道路和经济的进程中,这个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将把目光转向中国。

同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缺席COP30的背景下,巴西此举也凸显了中国绿色科技在当地取得的显著成果。"即使没有美国的政治和技术领导地位,世界也在向前发展,"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表示:"巴西选择这些电动汽车,表明还有其他选择。"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5日,巴西里约热内卢,COP30召开前夕,气候活动人士在一栋建筑上投射包含巴西总统卢拉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肖像的标语,引发路人驻足观看。 IC Photo

《纽约时报》称,电动汽车被广泛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因为它们减少了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能消除二氧化碳这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

"我们需要拥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更加公正、更具韧性、低碳的发展模式。"卢拉当天在开幕致辞中,就这样说道。

报道指出,当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向电动化转型方面举步维艰时,中国则凭借更先进的技术和低于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价格迅速占据市场,这使得中国电动汽车在购买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格外具有吸引力。

此外,中国还主导着制造这些电动汽车所需的高性能电池的关键矿物供应链。目前,中美正争夺这些战略矿物的主导权,这些矿物被认为是未来技术的关键,并且在巴西和拉丁美洲等其他地区储量丰富。

中国电动汽车在亚洲和欧洲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目前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在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巴西,超过80%的电动车销量来自中国品牌。

中国汽车制造商明确表示,他们在拉丁美洲的计划远不止于此。

上个月,比亚迪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开设了其在亚洲以外最大的工厂,该工厂原为福特汽车所有。当地时间10月9日,巴西总统卢拉现身这家工厂致辞,欢迎中企到来。

当地时间10月9日,卢拉出席比亚迪巴西工厂揭幕仪式。 比亚迪官方微博

卢拉在致辞中说,比亚迪的投资证明了"工业化与可持续性可以并肩前行"。他打趣道:"上帝用曲线写字,他让福特离开巴西,让比亚迪到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替代,因为这是全球汽车产业中最重要的技术。"

卢拉表示,巴西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称两国互为朋友,并且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国家,"我们希望获得尊重并得到体面的对待"。

"通过这家工厂,我们向世界展示了国家的发展蓝图,"卢拉说,"我们不偏向任何国家,但希望与世界建立文明的关系。这座工厂将重塑卡马萨里人民的尊严,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昂首挺胸地走在街上。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9日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正式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现身。 IC Photo

同样在今年,另一家中国车企长城汽车,接管了一家曾属于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的大型工厂,并计划将这些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往巴西和拉丁美洲其他地区。

电动汽车是否正在给巴西城市带来改变,目前已初见端倪,其中就包括此次COP30举办地贝伦--这座位于亚马逊河口附近、拥有13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过去经常交通拥堵。

《纽约时报》称,在峰会开幕前的一个工作日,街道上车流虽然仍很密集,但尾气排放量比以往明显减少。道路上点缀着静静行驶的电动车,在正午的车阵中低声嗡鸣。政要们乘坐着由长城汽车皮卡组成的车队穿梭市区,车窗因空调冷气而蒙上雾气,而电动公交车则在城中穿梭运送乘客。

"这项技术正在改变整个世界,"肯尼迪说:"而中国已经迅速进入了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