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有利于改善中国长期经济效率并缓解"内卷式"竞争。预计后续将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具体政策出台。特别是在服务消费领域,预计将通过补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从业人员等方式,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形成良性互动。
预计"十五五"期间或将出台更多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或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具体科技领域。从实现高水平安全来看,"十五五"规划或进一步深化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措施,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预计"十五五"期间将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本次全会延续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不仅在市场准入等方面扩大开放,还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区域协调方面,需充分发挥区域战略叠加效应,重点关注五大城市群发展。
后续重点人群可能获得更多财政支持,一是老年人,二是幼儿,三是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
预计"十五五"规划将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有计划分步骤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并探索向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开放,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努力到2030年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左右。
财信证券袁闯:"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将发挥更重要功能
袁闯指出,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向培育新质生产力倾斜,资本市场将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即不仅要做好实体经济的输血通道,更要成为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心、居民财富的增值平台和经济转型的驱动引擎。
袁闯强调,"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资本市场是连接产业与资本的纽带,是培育创新资本、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内部也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迁,一方面金融资源正在加速从传统的重资本产业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直接融资体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将为我国"十五五"期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十五五"期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资本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资本市场也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是着力提升融资效率;二是提高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四是全力提升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更加成熟、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