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当时还大肆炒作,说阿塔在克什米尔问题上 "理解印度立场",仿佛已经把阿富汗拉到了自己这边,能借此牵制巴基斯坦的西线兵力。可巴阿停火协议一签,印度的这些盘算全落了空 -- 阿富汗转头就跟巴基斯坦 "把酒言欢",之前那份印阿联合声明的分量瞬间打了折扣,所谓的 "军事合作" 更成了未知数。
更让印度憋屈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阿富汗栽跟头。前阿富汗加尼政府时期,印度前后砸了超过 30 亿美元,又是修公路、建水坝,又是盖议会大厦、培训政府军,结果塔利班一上台,这些投入全打了水漂。这次想重新在阿富汗下注,没成想巴阿和解来得这么快,自己连 "牵制巴基斯坦" 的基本目标都没实现。要知道,印度一直想当 "南亚老大",靠扶持阿富汗牵制巴基斯坦,让巴方陷入东西两线作战,是它多年的战略思路。现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关系缓和,巴基斯坦反而能稳住西线,把更多精力放在应对印度的东线压力上,印度的战略布局等于被釜底抽薪。

有人可能会问,印度会不会用更激进的方式挽回局面?从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穆尼尔的 "核环境" 警告已经把话说死,印度再怎么炫耀布拉莫斯导弹,在核武器这个 "终极平衡器" 面前都显得底气不足。而且巴阿和解也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愿意为两国关系改善发挥建设性作用,这让南亚局势多了一层稳定因素。
反观印度,一边要面对巴方的强硬回应,一边看着自己在阿富汗的投入打水漂,所谓的 "南亚战略" 此刻更像是个笑话。接下来就看 10 月 25 日巴阿在土耳其的谈判能不能谈出实质成果,要是双方真能建立起长期安全合作机制,那印度想在南亚搞 "制衡" 的算盘,恐怕还要再落空一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