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艘渔船出动压阵!马科斯这一次闯下大祸,印度被菲律宾坑惨了!中国必须立下规矩(2)

2025-08-11 17:37  郑州广播电视报

菲律宾的算盘很简单:用"国际化"掩盖自身军力短板。其海军主力不到50艘,大多是美国淘汰的二手巡逻舰,面对中国海警船和驱逐舰,毫无胜算。但马科斯误判了两点:一是低估中国反制决心;二是高估美国支持--特朗普突然宣布对菲加征关税,直接打了马科斯的脸。

代价很快显现。菲律宾2025年上半年对华农产品出口暴跌,20万农民陷入困境,马科斯支持率跌至39%,民众认为亲美政策损害国家利益。东盟国家如新加坡也公开批评菲方"制造地区紧张"。这场豪赌,马科斯输得彻底。

印度参与这场闹剧,本质是场战略投机。莫迪政府想通过"东进政策"染指南海,顺便向菲律宾推销军火--2024年菲方刚花3.75亿美元买了印度"布拉莫斯"导弹。但现实很骨感:印度海军唯一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连舰载机都没配齐,另一艘"超日王"号濒临退役,在南海根本形不成持续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被菲律宾"坑"得不轻:战略上,挑衅中国却反被震慑;经济上,菲方因国内危机已无力追加军购;国际形象上,沦为一场失败表演的配角。而在国内,菲律宾民众对于马科斯彻底失望,马科斯的支持率一跌再跌,杜特尔特家族的支持率却不断上升,即便如此,马科斯依旧不死心!

更深层的是规则之争。中国通过"执法优先+民事存在"的组合,定义了南海何为"正常状态"--有序渔业活动受国家保护,而菲印的军事作秀才是"异常挑衅"。这种"灰色地带"战术既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又让挑衅者付出切实代价。

马科斯或许还没明白:南海不是政治赌场,而中国的耐心也绝非软弱。10万渔船压阵、海空力量托底的现实,已经给所有域外玩家划出红线--这里的规矩,必须尊重历史、法理和实力构成的三角框架。菲律宾的困境和印度的尴尬,恰恰是误判这一点的代价。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只是再次证明:在南海,唯有扎根民生的持久存在,才是真正不可撼动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