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返4000点该乐观还是恐高?科技主线重塑市场,“慢牛”新格局开启!(6)

2025-10-28 13:22  每日经济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近阶段如火如荼的科技股行情,不少投资者逐渐产生了"恐高"心理。谈及科技股行情的后续发展,上述某头部券商首席投资顾问向记者表示,"近期,AI产业链大涨有其基本面因素。不过,如果未来大型移动运营商等传统科技龙头短线行情启动,可能是行情短期见顶信号。这代表最保守的投资者也耐不住寂寞进场了。"

尽管10月以来市场风格有所轮动,但在程强看来,未来慢牛行情主基调将得以延续。当前指数点位虽与去年高点相差不多,但驱动内核已发生深刻改变。

对于当前值得关注的方向,程强表示,"展望未来,随着行情推进与宏观环境、产业动态的变化,新的主流叙事仍将持续涌现。从潜在方向看,科技领域若出现AI商业化新场景、半导体自主新突破,可能催生新的成长叙事。"

从政策方向来看,程强认为,"十五五"政策层面围绕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值得关注,有望形成新的政策驱动叙事。对不同产业实施"差异化培育"分层策略,构建"三层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这些潜在叙事将进一步丰富市场逻辑,值得我们持续跟踪。

程强表示,预计未来5年仍以科技赋能为首,从"单点突破"到"体系构建",值得关注的方向包括:科技自立自强与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包括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传统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安全保障相关产业(种业、清洁能源、供应链安全等);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

自4月上旬的巨震以来,国泰海通策略团队坚定看多A股,并多次预测大盘年内将站上4000点。团队首席方奕最新观点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下降、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2026年中国'转型牛'还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比市场共识要乐观得多。投资上,牢牢把握科技是中国'转型牛'的中军和主线,2026年的行情也会更全面,更多的板块会迎来重估和改善。"

外资投行: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渐浓

此轮A股行情,外资的身影也较为活跃。比如,近期高盛曾多次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投下"看涨"票,在近一个月内多次上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目标价,认为它们将长期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驱动的芯片需求增长。9月以来,两只个股在A股、港股市场纷纷迎来一波较大的涨幅。

而高盛最近更是明确表达中长期看多中国股市的观点,其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主要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长期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元。摩根大通亦看好中国股市,估计至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有24%上行空间,MSCI中国指数有35%上行空间。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指出,"过去一个月,我们在美国和亚洲开展多次路演,与投资目标不同的投资者进行交流。总体而言,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浓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同我们对市场更乐观的展望。"

某头部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日前向记者表示,9月下旬与各类外资机构沟通时发现,对于中国市场,普遍感受到外资要比国内机构更乐观一些。

展望外资后续的动向,王宗豪表示,"考虑到外国投资者继续低配、估值相对全球市场更便宜以及对美国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我们认为外国资金进一步流入中国股市的机会依然存在。"

据王宗豪介绍,目前外资对中国科技和反内卷主题较为关注,"反内卷是大多数会议讨论的重点话题,投资者也对中国的AI/技术发展和资本回报发展感兴趣。投资者感兴趣的行业也扩大到互联网和消费之外,我们超配A股TMT和券商的观点也吸引较多投资者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