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客机(资料图)
一旦CJ-1000A成功装上C919,实现批量生产和应用,它的意义将远不止于C919本身。它会带动整个国产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飞速发展,从最上游的特种材料、精密加工,到下游的控制系统、维修维护,都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CJ-1000A的技术积累也能反哺军用发动机领域,形成军民融合、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所以,美国人这一下,与其说是要卡住C919,不如说是又一次逼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加速自主。历史已经证明无数次了,封锁和遏制,从来都挡不住一个决心前进的大国。
对于一架新生的商用大飞机而言,供应链固然重要,但只有适航认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目前,C919正全力冲刺欧盟航空安全局认证,2024年8月,欧盟技术人员对C919进行实地考察后给予了积极反馈,包括电磁兼容性、结冰试验等关键科目已完成测试,预计2025年有望获得认证。而在市场拓展方面,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破局关键,中国商飞通过小型支线客机已在这些地区建立桥头堡,伴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地区对大飞机的需求只会日益强烈,所以,中国飞机出海的前景一片光明。
特朗普(资料图)
话说回来,特朗普政府这招虽然比此前有所进步,但依然没用,事实上,中国之所以采购他们的零部件,其一是为了获得他们的认证,其二是为了学习他们的经验,其三是考虑到商用客机,那就必须要降本增效,全球采购能够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上面这三点才是核心原因。
换句话说,中国从美国和欧洲采购,只是出于经济效益层面考量,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