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家3口半夜电鱼 俩月电2000公斤

2025-10-27 14:54  头条

李某某一家住在江苏如东、海安交界的内河旁,去年秋天之前,他们还跟着村里人一起种大豆、收花生,可10月刚过,家里的灯总在深夜亮着--不是熬夜干活,是在凑零件做电鱼工具。

"电鱼比种地来钱快",这是他们私下打的小算盘。家里人分工倒明确:有人找废旧电瓶缠电线做电鱼器,有人裹着雨靴趁天黑去河里"扫",有人提前联系镇上的小餐馆收鱼。俩月下来,装鱼的塑料桶换了三四个,称下来居然超过2000公斤。卖鱼的钱攒了13000多,他们摸着存折挺得意,觉得这"买卖"稳赚。

可他们没算另一笔账:电鱼器一进水,河里的小鱼苗、虾蟹甚至螺蛳都被电流击死。村里的老渔民发现,原本常钓着小鲫鱼的河段,连续几周没了鱼泡--后来生态评估出来,渔业资源损害得赔4万多。

2025年10月25日前,警方顺着餐馆的进货记录查到了他们。证据摆上桌,一家三口傻了:原来电鱼不是"偷摸赚小钱",是犯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法院判了,刑期6到8个月,还适用缓刑,但那4万多的生态赔偿得全掏。

现在河边的柳树下,常有人指着水面说:"以前这儿能捞到半桶小虾米,现在得等好几年才能缓过来。"李某某家的存折里,原本的13000多块不仅赔光,还得再凑2万多补窟窿。更难受的是,村里的公告栏贴了他们的案例,路过的人都念叨:"可别学这家人,贪小便宜毁了河,还搭进自己。"

电鱼的钩子钩住的不是鱼,是法律的红线,是子孙后代的鱼碗。李某某家的事儿不是个例--去年周边村里还有人电鱼被查,可总有人觉得"就一次没事"。可河里的鱼不会"原谅",法律也不会"睁一只眼"。现在村里的大喇叭常喊:"河里的鱼是大家的,电一次,毁几年,犯了法,赔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