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这两年在国际舞台的身段越来越灵活,刚刚和普京在天津峰会"同车密谈",还在社交媒体秀出了两人一小时的"专车对话"。美联社、金融时报、印度主流媒体都在刷屏:莫迪不顾特朗普愤怒,称赞印俄能源关系,公开喊话两国"并肩前行"。美方这边刚给印度加完关税,莫迪直接回敬一个"拥抱普京"。这不只是口头上的"战略自主",更是一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公开反制。
俄印之间的能源、军工、粮食、科技合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俄乌冲突后,西方围堵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成了俄油的最大买家。美国的制裁反而帮了印度和俄罗斯"抱团取暖",全球南方国家的新联盟雏形已经成型。印度的外交官、能源专家都在放话:俄罗斯石油是印度能源安全的锚,折扣价买进就是硬道理。美国嘴上喊制裁,真到关键时刻也不敢真刀真枪动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这波操作不仅是对美反制,更是对中俄印三角关系的再平衡。天津峰会期间,印中领导人也有了难得的"热情互动",三国在多边平台上有了更多协调。
特朗普在国内外的被动,也让莫迪博得了国际舆论的掌声。美国媒体一边感叹"关税政策成了外交尴尬",一边又担心"印度会不会彻底倒向中俄"。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怒骂印度"单方面贸易",抱怨印度高关税让美国企业无处下手。但真论博弈,印度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美国不是唯一的选择,全球贸易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写。
这一轮大国互动的本质,其实是全球权力重构的缩影。美国法院判特朗普关税政策非法,暴露了美国权力制衡体系的韧性和裂痕。万斯的"随时接班"宣言,标志着共和党权力流向的微妙转折。印度的"捡漏"并不是侥幸,而是其"多边战略"的主动升级。莫迪和普京的拥抱,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最直接回应,也是全球南方国家"去西方化"的最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