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把亲家当成自己的亲人,会害了子女的,听我的没错!

2024-07-18 21:10  头条

有句俗语这么说:"结亲如结义"。永远不要把亲家当成你的亲人,而是要当成"普通朋友"的关系相处,否则会害了子女。

当成自己的亲人相处:两个家庭,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不过是儿女的结合,组建了婚姻,让两个家庭的关系近了一些。当朋友相处,反而能更放松;互相尊重,在相处的过程中保持分寸感。

亲家相处的状态,往往会影响儿女婚姻的幸福。亲家在相处时,一定要明白3条潜规则。

1、不要在儿女面前,指责亲家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榜样,更是一把尺子。而这把尺子,往往会影响儿女的判断力;倘若儿女没有主见,那父母的语言,观点,就会成为儿女潜意识的"心锚"。

比如:儿女结婚后,私下里往往会跟自己的父母,分享爱人家里的事情。

如果说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男人抱怨岳父母,女人抱怨公婆;这些话,传到自己父母耳朵里,感受就变了。

父母都是偏向自己儿女的。这个时候,父母往往会在儿女面前,指责亲家的不是。父母都这样说了,弄得儿女夹在中间比较尴尬;维护对方,会引起父母的不满;不维护对方,父母的话又如同一根刺,扎在自己心中。

聪明的父母,绝不会轻易在儿女面前,指责、抱怨亲家。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判断力,也会影响孩子在亲家面前的表现。

在言语方面,父母要有分寸感;在行为上,父母不要插手儿女的生活。不能让孩子夹在中间,难做人。

2、不要在亲家面前,攀比炫耀

任何关系,任何场合下,都少不了"明着暗着"的攀比。

比工作,比收入,比婚姻,比孩子,比成绩……

任何领域,似乎都能被人制造出"鄙视链"。

站在"鄙视链"上面的人,会承受下面人的嫉妒和恨意;而处于鄙视链下面的人,又被上面的人瞧不起。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体验都不怎么好。

亲家在相处时,一定要记住这件事:不要攀比,不要炫耀。无论你过得好还是不好,自己知道就行;在亲家面前炫耀越多,攀比越多,不仅容易引起嫉妒,还会"给儿女拉仇恨"。

打个比方:过年过节给晚辈红包。

外公外婆给孩子1000,爷爷奶奶给孩子1000,这看上去很公平,很正常。但如果两家人的条件不一样。一方条件很好,另一方条件一般;这个时候,切勿攀比。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付出多少;而且,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面子,还要考虑亲家的面子。你给晚辈1万的红包,亲家的能力只能给1000;这样做,也不合适。即使再有钱,也要"收着点";经济条件一般,也不要"硬着头皮"要面子。

3、少见面,少接触,保持距离

亲家相处舒服的状态:一年到头,最多过年的时候聚一次;坐在一起吃个饭,跟晚辈聊聊天。其余的时间,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尽量别见面。

为什么?

见面次数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矛盾;生活习惯不同,观念不同,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岳父母会心疼女儿,公公婆婆会心疼儿子;每个父母的内心里,肯定是更心疼自己的孩子。

如果亲家走太近,矛盾是必然发生的。

身边就有类似的例子:一位太太生完孩子后,让婆婆和亲妈住进了家里,一起帮忙带孩子;才带了不到1个月,亲家就闹了大矛盾。

婆婆看不惯亲家的行为,亲家也看不惯婆婆;不仅仅是育儿的理念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

小两口因为这件事,也被折磨得筋疲力尽;最后不得已,女生只能让自己的亲妈回家。

亲家相处,减少接触才是亲戚;

平时接触太多,只会增加彼此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