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九月初一,农村老人说最不能做“5件事”,别大意

2025-10-21 10:54  头条

今天是公历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一,日子不一般,不仅是"朔日"、"癸亥日",还是建除十二日中的"除日"。

"朔日"不用过多解释,大家都知道它是每个农历月的第一天,也就是说我们日常说的"初一"。此时,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所以,我们这天仰望星空是看不到月亮的。

民间会在一天举行烧香、拜神、祈福、祭祀等一些习俗活动。

另外,在旧时我国一些地方,农历九月初一这天有"宜静不宜动"的讲法。例如,像嫁娶、开业、远行、借钱散财等活动通常会避开这天,怕遇到麻烦或有财物损失。

还有像清代《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九月初一,忌沐浴、剃头,恐伤元气"的记载。并且,这天还忌讳说不吉利的话、争吵等。

"癸亥日"为干支历法中的第60日,由天干"癸水"与地支"亥水"组成,五行属双阴水,象征流动、智慧与变通。

"建除十二日"的顺序依次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每月以与月支相同的日子为建日,如正月建寅,正月的第一个寅日就是建日,第二个卯日为除日;二月建卯,二月的第一个卯日为建日,第二个辰日为除日,依此类推。而"除日"在建除十二日中排在第二位,适合进行扫除、清理旧物、去除晦气、除旧迎新等一些活动。

今天是公历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一,这天不仅是"朔日",还是"癸亥日",民间有"九月初一5不做,诸事顺遂人长久"的说法。那么,今天到底有哪5件事不宜做呢?下面来看看老辈人是怎么说的!

一、不做贪凉的事

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农历九月初一,通常在这两个节气期间,是冷凉向寒冷过渡的时期。

按照老辈人的说法,农历九月初一前后,早晚的温差是比较大的,可能中午还挺热乎,到了晚上有可能降到0℃附近了。所以,我们要注意气温的变化,采取一些行动,来顺应它。

比如,我们这个时候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服,尤其要注意脚和肚子的保暖。晚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让全身暖起来,别贪凉洗冷水澡,这样不容易感冒,也能睡得更踏实。

另外,也不要吃过去冷凉的食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像冰镇饮料、冰淇淋、冷饮、生鱼片、刺身、凉拌菜、西瓜、梨、香蕉、柚子、柿子、火龙果、黄瓜、冬瓜、苦瓜、丝瓜、莲藕(生)、螃蟹、蛤蜊、牡蛎等食物就要少吃了,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不做乱花钱的事

马上就要到霜降节气了,往年这个时候用钱的地方还是挺多的。比如,像我们东北地区,这个时候要交城乡医保(新农合)了,还有取暖费,以及储备一些蔬菜等等。

所以,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尤其是这个时候用钱的地方多,更不要乱花钱,以免用的时候捉襟见肘。

我们只要记住,牌友只会邀我们去打牌,酒友只会邀我们去喝酒,这些地方花的钱都是有去无回的。老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没钱的时候,向谁借也不好借。

此外,也提醒一下家里的女主人,老话说"有钱不买半年闲,无钱莫占眼前平。"网购时,不要买一些不常用的东西,把钱都花在这些地方,真正用的时候又后悔了!

三、不在墙角处晒太阳

农历九月是秋季里的最后一个月,霜降时节过后,就正式进入冬天了。这个时候不仅会常有冷空气来袭,光照时间缩短,而且早晚的温差也较大。

所以,我们在屋外晒太阳的时候,要避免在墙角处,以免被凉风吹到,使寒气入体,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本来就弱,更应该注意一下。

另外,这个时候我国东北等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供暖了,早晚会有一些烟雾,建议开窗通风要尽量避免选在早上或晚上,以免会引起不适。

四、不做让长辈不顺心的事

农历九月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就是"九九重阳节",是一个敬祖、敬老和感恩的日子。

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作为"老年节",并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所以,进入农历九月之后,就不要再做一些让长辈不顺心的事。

五、饮食不要太清淡,也不要不运动

今年的农历九月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一个是秋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一个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所以,这个月就是由秋季逐渐向冬季过渡的月份,整个自然界都在顺应时节的变化我们人体也是一样,要采取一些行动,来顺应节气。

比如,饮食上要适当多吃温热、炖煮的食物,如羊肉汤、萝卜牛肉汤。并且,要常喝温水或淡茶,少吃冷饮;起居上,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而且,早晚温差大,记得及时添衣,尤其护好脚和肚子;运动上,要选择快走、慢跑等方式,微微出汗即可。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不仅是"朔日""癸亥日",还是"除日",民间习俗和讲究众多,记得上面这"5件事不宜做,诸事顺遂长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