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韩国新任外长赵显致电中国外长王毅,就深化中韩经贸合作、加强两国沟通协调等议题同中方交换了意见。对于韩方展现出的沟通热情,王毅外长作出积极回应,直言中韩是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两国元首的通话,为中韩关系实现了良好开局。
尽管李在明政府上台不到3个月,韩国也尚未从戒严事件的余波中彻底走出来,但新一届韩国政府大力调整外交格局、改善中韩关系的努力,中方自然一清二楚。因此,在谈及中韩关系如何向更高水平迈进时,王毅外长给韩方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韩国政府保持对华政策稳定性,避免摇摆;二是希望韩方坚持独立自主,确保中韩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三是加强中韩互惠互利,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畅通。
由于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一直紧跟美国的遏华战略,在芯片半导体、台海等问题上跟中方唱反调,导致中韩关系与双边经贸合作受到影响。有分析认为,王毅外长这番表态的核心思想很明确--构建起一个健康稳定的中韩关系,才是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利益的选择。
正如王毅外长在电话中所说,中韩同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只有深化互利合作、携手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通畅,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换言之,李在明政府如果想恢复韩国民生经济,就应该在美韩关税谈判中坚守底线,不以牺牲中韩合作为代价,来迎合美国。
对此,赵显在电话中回应道,韩方高度重视韩中关系,期待密切两国高层交往,面向未来,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就在与王毅外长通话当天,赵显就开启了访日之行。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新外长之所以将首访目的地选在日本,很可能是因为韩国尚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而日本已经拿到了更低的关税税率。因此,此访期间,赵显大概率会就美国关税问题与日本交换意见,从而为之后的美韩外长会晤和财长会晤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一轮美韩财长会议的时间被定在了7月31日,也就是美国关税新政生效前一天,所以对于韩国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次推动美韩达成关税协议的机会。不过,当前谈判形势显然对韩国不利。一方面,美方不仅要求韩国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对美妥协,还将谈判范围延伸至安全领域,要求韩国扩大共同防御条约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可能会像日本一样,对美国作出重大让步或者投资承诺,来换取美国下调关税税率。
目前能确定的是,特朗普政府即将对关税税率"一锤定音",一次性敲定余下所有国家的"全球关税"税率。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大多数未与美国进行单独谈判的贸易伙伴,将面临15%至20%的关税,这一数字比远"对等关税"实施之初的10%要高。尽管特朗普多次表明,自己更倾向于直接实施关税,而不是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关税谈判,但关税新政生效前最后时刻,美方此举显然是在逼迫那些正与美国谈判的国家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