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被袭击,3.3万居民供暖中断

2025-11-24 16:01  头条

当地时间11月2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周边突发无人机袭击事件,乌克兰方面发射的无人机精准打击了莫斯科州沙图拉地区的热电站,引发火灾并导致大规模供暖中断,成为近期俄乌冲突中针对俄境内民用基础设施的最严重袭击之一。

据莫斯科州州长沃罗比约夫通报,袭击发生在凌晨时分,距离克里姆林宫以东约120公里的沙图拉热电站成为主要目标。尽管俄罗斯防空系统及时启动并击落部分来袭无人机,但仍有数架成功击中电站区域,导致三台变压器起火,现场浓烟滚滚的画面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此次袭击直接影响沙图拉地区约3.3万居民的正常供暖,正值秋冬交替的寒冷季节,供暖中断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紧急挑战。

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应急部门迅速响应,一方面调集力量扑灭火灾、修复受损设备,另一方面启动备用供电系统并调配移动供暖设备驰援受影响区域。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同步证实,另有三架飞向莫斯科市区的无人机已被防空部队成功击落,未对首都核心区域造成破坏。截至目前,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相关部门正全力推进供暖恢复工作,官方承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已多次遭遇无人机突袭,从3月11日造成2死18伤的大规模袭击,到10月下旬导致两大机场关闭的无人机集群突袭,民用设施和普通民众持续处于安全威胁之下。而此次针对能源设施的精准打击,标志着俄乌双方围绕基础设施的攻防战进入新阶段,民用能源设施逐渐成为冲突中的攻击目标。

乌克兰方面截至目前尚未就此次袭击发表官方评论,但俄方此前多次指责乌方利用无人机袭击俄境内民用目标,认为此类行为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与此同时,乌克兰空军于23日通报,自22日晚间起,俄军也动用98架各类型无人机对乌方发动打击,双方无人机攻防对抗日趋激烈。

此次莫斯科州能源设施遇袭事件,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的残酷性与扩大化风险。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冲突不再局限于前线战场,而是直接蔓延至后方民用区域。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被严重削弱,人道主义危机风险持续上升。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攻击民用设施和无辜平民,回到谈判桌前解决分歧。当前,秋冬季节的寒冷天气已给俄乌两国带来额外挑战,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关乎民生福祉。若冲突持续升级,不仅将加剧双方民众的苦难,更可能引发地区安全局势的进一步动荡,给世界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