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五“佛灯节”:做1事忌1事吃2样

2024-11-24 15:02  百家号

农历十月是入冬后的第一个月,天气寒冷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对亲人的惦记,因此在十月一流行着为亲人送寒衣的习俗。到了十五月圆的时候,人们对亲人的思念更加深切,所以在过去,人们会在十月半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制作"团子"来"斋天",一来与先祖分享秋天收获的喜悦,二来表达感恩怀念之意。

十月半还是道教中"三元"中的下元节,相传这一天为道教三官大帝中水官的诞辰,在这一日,水官要到民间进行考察,奏报天庭,为人们排忧解难。围绕着这一内容,民间流行着祈祈福的习俗。

十月十五下元节,是冬月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古老节日,届时在民间传统中形成了很多的习俗与讲究,这是人们对于节日的重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的内容延续传统,为家人祈福消灾

下元节这一天,放水灯是下元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人们用彩纸或竹篾制成各式各样的水灯,点上蜡烛或香火,放入江河湖海之中,寓意着将生活中的厄难和不幸随水而去,祈求平安和幸福

不说浑话恶语

在古书中有记载:"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由此可见,想要得到水官的排忧解难,一定要好好表现。言行举止都要得体,表现出恭敬与虔诚,不能口出浑话恶语,也不能吵吵闹闹。所谓心诚则灵,起码的诚心还是要有的。

吃2样

吃麻糍

麻糍是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传统小吃,是福建人祭祀时常用的供品,而在浙江地区,农历十月则流行着过麻糍节的习俗,意在庆祝秋季丰收,感恩上天赐福。麻糍是以糯米面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内部会包入馅料,而馅料会依照各地人的口味而有所不同,有花生碎,黑芝麻,糖,豆沙等做成的甜馅,也有各种菜馅。其成品洁白,软糯可口,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吃饺子

到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吃饺子的频率会特别高,到了下元节这样的传统日子里,更少不了要包饺子。包得鼓鼓的饺子象征着团圆美满,平安多福,同时饺子形似元宝,人们便赋予其财源滚滚的美好寓意。天气冷了,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身体暖和又解馋,还能补充多种营养。这个时候我们包饺子可以选择萝卜,白菜,菠菜,莲藕这些应季的菜来调馅,新鲜又好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