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万万没想到,石破茂居然入了中方的眼,火速派美财长到日本要一个交代

2025-07-24 19:35  头条

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开启了,其上任后的首次日本之行。不过这场备受瞩目的访问却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据《日经亚洲》披露,贝森特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会面,压根不打算讨论最关键的关税议题。

【美国财长贝森特开启上任后的首次日本之行】

这可把日本急坏了,赶紧派出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全程陪同,试图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找到突破口。

说起来这事儿也挺讽刺的。上个月底赤泽亮正专程飞往华盛顿参加第七轮谈判,结果贝森特正忙着在国会推动法案,连面都没见上。现在美国财长亲自登门,却又对最紧要的关税问题避而不谈,这不是明摆着在耍太极吗?

眼下这个关税困局对日本来说,简直就是"刀架在脖子上"。美国已经对日本商品征收了10%的普遍关税,外加钢铁、铝等产品的特别关税。要是8月1日前谈不拢,日本出口美国的商品还得再挨一刀,也就是25%的"对等"关税。

按照美方的算法,这能帮他们抹平每年69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可对日本经济来说,这记重拳要是真打下来,汽车等支柱产业直接就要损失数百亿,明年GDP至少缩水1.3个百分点。

【石破茂政府根本让不起】

日本不是没想过妥协。他们提出在造船等领域加强合作,还指望美国能取消汽车关税。可华盛顿那边压根不接茬,谈判就这么僵住了。

说到底,这已经不是石破茂政府想不想让步的问题,而是根本让不起。汽车业、农业这些可都是日本的经济命脉,真要按美国的要求来,石破茂的支持率怕是要跌到谷底。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突然给日本送去了"及时雨"。根据日本共同社消息,中国海关总署近日批准了449种日本水产品的进口许可,包括金枪鱼、扇贝和螃蟹这些热门产品。这也是自2023年8月以来的头一回。

具体来说,中国已经给北海道和青森县的三家日本水产企业开了绿灯,允许他们重新向中国出口。不过规矩还是很严格的,每批货都要有日本官方出具的卫生证明、辐射检测报告和原产地证明,到港后还得接受中国海关的检疫。

【中方解禁449种日本水产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中国在对日本海域进行长达近两年的监测后,确认除了福岛等10个县之外,其他地区的水产品辐射水平确实达标了。虽然福岛等地的水产品还是被拒之门外,但这对日本渔业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要知道,过去这两年日本渔民的日子可不好过。中国曾经是日本水产品的最大买家,突然中断进口让整个行业都陷入寒冬。现在中国市场重新开放,简直就是给日本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

更微妙的是,这个时间点选得实在是太巧了。就在美日关税谈判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候,中国突然给日本递了根"救命稻草"。这背后的信号再明显不过:日本没必要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

【日本没必要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

不过咱们也得把话说清楚,中国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完全是基于科学检测和专业评估。这既是对日本水产品安全性的认可,也是中方负责任的表现。

但要是日本觉得可以拿中日合作当筹码,去跟美国讨价还价,甚至做出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方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一直很明确:我们欢迎安全可靠的日本水产品,但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核污水排海这种事关全球海洋生态的大事,中国该反对的照样会反对。日本要是聪明的话,就该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合作机会,别想着左右逢源、耍小聪明。

说到底,现在日本面前摆着两条路:要么硬着头皮跟美国死磕,承受关税大战带来的经济冲击;要么想办法拓展其他市场,减轻对美国的依赖。中国在这个时候伸出橄榄枝,等于是给日本多了一个选择。

【中国给日本多了一个选择】

但最终怎么选,还得看日本自己的智慧。是继续当美国的"提款机",还是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个选择题,恐怕比关税谈判还要难答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水产品解禁可能只是个开始。如果日本能够把握住机会,在经贸领域与中国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未尝不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毕竟中国市场的潜力就摆在那里,关键看日本能不能拿出足够的诚意。

不过以日本政府一贯的作风,估计还是会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毕竟在美国面前跪久了,突然要站起来走路,难免会腿软。但时间不等人,8月1日的最后期限就在眼前,留给日本犹豫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