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贝加尔湖底,沉睡着20多万具冰冷尸骨,他们生前究竟是谁?

2025-11-11 10:08  头条

"贝加尔湖映碧天,茂密森林入云端。异域从前称北海,牧羊苏武望东南。"

这首诗描绘出来的美景,就是属于位于俄罗斯境内,被称为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的贝加尔湖。

然而,在它深不见底的海平面深处,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秘密。

美丽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在古代被称为小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汇入贝加尔湖的河流超过百条。

贝加尔湖的整个流域面积大概有56万平方公里,总容积达到23600立方公里。

贝加尔湖风景优美,不论是湖面还是湖底,都为人所称道。

作为淡水湖,贝加尔湖内还生活着数百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鱼类,贝类,等等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构建了贝加尔湖丰富的湖底世界。

这么大的贝加尔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贝加尔湖不是一个湖,它更像一个大裂谷,是由海底的纵深裂谷积年累月形成的。

因此它才会有如此的深度与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造成强烈的地壳应力和变形,导致亚欧板块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裂谷。

约2500万年前,贝加尔湖区域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地震,使得裂谷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大量的水源源源不断的汇集进了贝加尔湖之中。

因为裂缝的扩大,也使贝加尔湖的基础湖底也在持续变大,它汇集的水也能更多,更深。

经过数千万年的不断汇入,贝加尔湖最终形成了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而且因为它由海底的海沟变化而成,因此贝加尔湖底部有许多"海洋生物"也不足为奇。

贝加尔湖底的悲怆

为何贝加尔湖底会有如此多的尸体呢?这就要从俄国的二月革命开始了。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二月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是被压迫的平民阶层对黑暗腐朽政府的反抗。

这起革命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经济和社会的破坏,以及人民对沙俄政府的不满和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与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作战,遭受惨重损失,军队士气低落,物资短缺,饥荒和通货膨胀席卷全国,造成民怨沸腾。

在当时的俄国,政府官员沆瀣一气,贪污腐败,不做实事,百姓叫苦不迭。

而且政府官员之间的恩怨纵横交错,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来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二月革命如火如荼开展了。

俄国二月革命的过程是这样的: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原名圣彼得堡,为避免德国化而改名)的工人和妇女在国际妇女节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改善生活条件,结束战争,推翻沙皇。

示威队伍声势浩大,逼迫政府出面解决问题,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政府还是派出了军队来压制他们。

示威者与警察和军队发生冲突,造成死伤。第二天,示威活动扩大,有些士兵也加入其中,形成一股革命力量。

3月1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镇压示威,但是随着大势已去,皇帝的威信也一落千丈。士兵们不在追随他们的皇帝,纷纷选择倒戈相向。

3月11日,沙皇解散了国家杜马(议会),但是杜马的自由派成员拒绝服从,他们成立了临时委员会,试图与革命者合作,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3月12日,革命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要塞和政府机构,逮捕了沙皇的部长和官员,建立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工兵代表会议),作为革命的最高权力机构。

3月13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试图返回彼得格勒,但是他的火车被革命者拦截,他被迫与临时委员会谈判。

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临时委员会的压力下,正式宣布退位,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和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二月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成立,由临时政府执政。

但悲哀的是,新政府仍选择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人民的悲惨生活继续下去。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革命还在继续进行。

贫苦的人民原以为新政府上位后,就能退出战争,有充足的面包,有足够的工作和薪资来满足家庭需要,但如今一切都成为泡影。

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利益,主张立即结束战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在这种双重政权的局面下,俄国的政治和社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为后来的十月革命埋下伏笔。

贝加尔湖的亡灵

死于贝加尔湖的二十五万白军是指在1920年,俄国内战期间,白军领袖高尔察克率领的一支逃亡队伍。

在试图穿越贝加尔湖时遭遇极寒天气,导致大量士兵和平民冻死在冰面上的悲惨事件。连带着他们所持有的数百万黄金也不知所踪。

在历史文献中,提到了高尔察克的白军在1919年遭到红军重创,被迫从乌拉尔山脉向西伯利亚撤退。

他们在途中遭遇饥饿、疾病、叛变和红军的追击,损失惨重。

到达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时,他们只剩下25万人,还有一些黄金和财物。

他们决定继续向东逃往远东地区,希望得到协约国的支持和援助。由于陆路交通困难,他们选择了从冰封的贝加尔湖上横渡。

然而,当他们行至湖中央时,却遭遇一场暴风雪,气温骤降至零下70度,人和马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寒冷,纷纷倒在冰面上。

据说,只有少数人幸存,而大部分人都冻死在湖上,成为冰封的尸体。

第二年春天,当冰层融化时,他们的尸体和财物就沉入了湖底,永远消失了。

然而,这一说法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反驳。一些人认为,这一事件是李健的歌曲《贝加尔湖畔》的虚构,或者是一些文学作品的夸张,没有可靠的历史证据和目击者支持。

他们指出,高尔察克的白军在穿越贝加尔湖时,并没有遭遇极寒天气,而是在湖的南岸遇到红军阻击,被迫分散逃窜。

他们认为,如果真的有25万人冻死在湖上,那么必然会留下大量遗骸和物证,而不仅仅依靠一些传说和传闻。

他们还指出,贝加尔湖的气候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恶劣,冬季的平均气温也不会低于零下40度,更不可能达到零下70度。

他们认为,这一事件是对高尔察克和白军的一种美化和同情,也是对苏联历史的一种歪曲和抹黑。

结语

这段历史充满谜团,但死去的二十五万军民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奔逃。哪怕身死也应该得到尊敬。

关于这段历史的真相,可能只能长眠在冰冷的湖水之下了……历史的真相尚未发掘,但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它所带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都是事实。

贝加尔湖倒下的二十五万人有他的骨气,也是黑暗政权下可悲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