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伊朗高层后悔俄伊结盟,危难之际没有雪中送炭,反遭盟友落井下石(2)

2025-08-27 13:28  头条

【萨德尔对俄罗斯的指控性质相当严重】

今年1月,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率团访问莫斯科,并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签署了《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尽管相较于去年6月签署的《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俄伊的这份条约没有规定两国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基本上都是经济、外交、科技上的合作内容,但外界仍然普遍认为,俄伊关系会因为这些条约的签署而得到极大的加强。

强硬派出身的伊朗前总统莱希,是这份协议的主要推手。强硬派的主张是彻底放弃与美国和西方进行谈判以换取解除制裁的路线,并"转向东方",与中国、俄罗斯等非西方国家加强关系,以求缓解本国的经济困境。

而伊朗温和派和改革派的主张,则是反对与中俄走得过于亲近。温和派强调"平衡外交",这次批评俄罗斯的穆罕默德·萨德尔就是其中一员;而改革派则认定"转向西方""与美国和解"是唯一出路,立场更加激进。

【今年1月,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率团访问莫斯科】

这里需要补充两点:

第一,温和派和强硬派都属于"保守派",只是在外交政策上有较大的分歧,两者在对内政策上的路线矛盾并不大。而改革派则是与保守派在内外政策上都有着更加鲜明的对立。

2018年美国撕毁伊核协议后,时任总统鲁哈尼领导下的温和派开始失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任,也失去了一大部分选民的支持。

与此同时,强硬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2020年拿下议会,2021年赢得总统大选拿下政府,2024年拿下专家会议,并再度扩大在议会的优势地位。

2021年中伊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然而俄伊两国签署的重磅协议,却由于双方分歧太多,直到2024年5月莱希去世也没有落地。

尽管强硬派力推与中俄同时发展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与俄加强合作的阻力要远远比加强对华合作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