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653年),褚遂良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廷大权。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的顶峰。不过,褚遂良很快就遭遇了重大挫折。
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更为关键的是,相对于长孙无忌等人,褚遂良的态度实在太过激烈,这不仅让武则天心怀不满,也让唐高宗李治为恼火。
并且,相对于褚遂良,善于迎合旨意的李勣却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这一来既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也将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剧的深渊。
三
唐永徽六年(655年)十月,武则天还是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显庆二年(657年)春天,褚遂良调到离京师极远的桂州(今广西桂林)去任都督。同年晚些时候,武则天则是准备给褚遂良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
因此,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这一次是被贬到更远的爱州(今越南清化)。显庆三年(658年),禇遂良在爱州带着遗憾离世,享年六十三岁。另据唐人张怀瓘《书断》记载,褚遂良卒于显庆四年(659年),享年六十四岁。、
值得注意的是,褚遂良凄凉病逝后,武则天还没有消气。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爱州。直到武则天退位后,褚遂良才被唐朝追赠谥号"文忠",于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