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作为中国功夫电影的全球代表人物,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深入探讨了中国功夫的精神内核及其文化价值。他以其独特的动作风格和深厚的表演功力闻名于世,认为功夫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对抗,更是一种超越国界与时代的文化语言。成龙的武术修炼旅程跨越了南北拳法、空手道和合气道等多种流派,然而他最终得出结论,所有的武术形式都源自同一个母体--少林功夫。他以李小龙为例,指出李小龙通过将咏春拳与西方拳击等技击术相融合,创立了截拳道,强调功夫的真正精髓在于融合与创新,而非死守传统派系的边界。
成龙进一步阐述了各流派功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盛行与发展,提到虽然咏春拳因电影而享誉全球,但像北派螳螂拳、龙形拳等流派同样具有深厚的技艺,遗憾的是,它们未能在银幕上得到充分展示。在他看来,所有的功夫流派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武术训练培养自律和高尚的武德,而这一理念在《功夫梦:融合之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片中,成龙饰演的韩师父不断强调,功夫的训练不仅是格斗技艺的磨砺,更是人格修养的修行,贯穿其中的儒家价值观"克己复礼"使得中国功夫远超单纯的肢体对抗层面,成了道德和精神的象征。
随着电影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与特效的迅猛发展,成龙对未来动作电影的走向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表示,现代演员相较以往的前辈,拥有更多的安全保障和更惊艳的打斗场景,但也因此失去了许多昔日练习的艰苦与真实。成龙提到,许多从歌舞或其他领域转型的年轻演员,往往只能掌握一些基础动作,比如站姿、翻滚、跳跃等,难以比肩他、洪金宝或元彪等老一辈功夫演员所积累的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