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门挂映春联,爆竹声中又一年。"
不知不觉,2025年春节即将到来。临近过年这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件事儿,那就是:贴春联。换言之,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春联不仅是民俗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还是春节文化的重要象征。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春联的前身就是"桃符",人们把对新年的祝愿写在桃木板上。"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称之为"春联"或者"春贴纸"。
清代《燕京岁时记·春联》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不难看出,春节贴春联在那时已经成为辞旧迎新不可或缺的民俗了。
贴春联的禁忌和讲究
您会贴春联吗?听到这儿,很多人会说,贴春联谁不会?不就是把春联贴在门上吗?
若是您先了解一下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以及贴春联的寓意,就知道春节贴没那么简单。过年前贴对联是有学问的。
春节贴春联文化内涵深厚,在增添喜庆氛围的同时,也有驱邪纳福,期盼新年顺遂之意,所以贴春联是有很多禁忌和讲究的。可惜现如今,有很多人都太不懂怎么贴对联,更不知道贴对联的注意事项。
贴春联,就是要为自己和家人图个好彩头,因为无知而触了"霉头"的情况却多有出现。接下来,就和大家说说贴春联的正确方法,老传统别丢了。
不是迷信!春节贴春联,大家牢记:1不贴、2不反、3要撕、4注意。
1不贴:福字不倒贴。
"福"是衣丰食足,美好欢乐,和睦团圆的象征。贴倒福是中国春节时一个传统的文化习俗,春节倒贴福字的由来源于一个有意思的传说。
相传有个家中并不富裕的人过春节时也请人写了个福字拿回家,因他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大年初一来他家拜年的人,人见人说:"福倒(到)了"。没想到这年,此人竟然发了财,福真的到了。此事后来传到民间,渐渐形成一种风俗。
提醒大家要牢记:不是所有的"福"字都要倒着贴。大门,作为家庭的主要出入口,福字要正贴,表示迎福纳祥,祈求福气堂堂正正地进入家门。而像米缸面缸、冰箱上的福字,则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
2不反:对联上下联不能贴反。
春联是分上下联的,可不要贴倒了,否则让人笑话。记住这个口诀:"人对门立,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
贴对联时,也可以先看横批,如果是从左念,右边就是上联。如果分不清上联和下联,大家记住:上联末尾一个字是仄声(即普通话的三声四声),而下联的末尾字是平声(即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
3要撕:把旧对联撕掉。
春节贴春联时,要先把旧对联撕下来,把门上的尘土擦干净,再贴新春联,不要直接把新对联贴在旧的上面。
4注意:春联不要贴太早,也不要太晚、不贴双字数的春联、春联不能贴得歪斜、春联不能反复贴。
春联不要贴太早,也不要太晚
贴春联的具体时间应该在正午前完成,老祖宗认为,这段时间是全天中正气最旺之时,早些贴上说明早点把福气财气接回家,但要记得在太阳没有出来前,天色灰暗,气温也低,是不适合贴春联的。
不贴双字数的春联
我们经常看到的对联,一般都是单字数的,这不是巧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讲究阴阳,认为双数为"阴",而单数为"阳",对联一般选用单字数的,不仅朗朗上口,寓意也很好。
春联不能贴得歪斜
贴春联时,大家还要牢记,不要太粗心,要认真一些,把对联福字贴整齐,上下要对齐,左右要对称。别贴得歪歪扭扭的,不美观也吉利。
春联不能反复贴
对联贴得不整齐,那就撕下来再重新贴吧,不行的话再撕下来重贴。这可不行,对联尽量一次贴好,寓意一顺百顺。反复贴容易将春联撕坏,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