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眼下乌克兰局势因为特朗普提出的"和平方案"进入关键阶段,欧洲各国手忙脚乱,内部意见分歧更大。特朗普推动和谈,但方案更多从美国利益出发,欧洲国家普遍担心未能顾及他们的安全关切。法国希望在其中找回主动权,但又担忧自身在俄乌问题上缺乏足够影响力,因此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而三天的国事访问,在欧洲对华访问里,算是时间比较长的安排。三天可以容纳大量议程,也能让双方深入讨论具体合作。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空客项目、法国核电集团合作、农产品出口、新能源合作等,都可能成为谈判重点。法国对华出口增长明显,但在中欧之间,尤其是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法国又扮演了推动加征关税的角色。这种"两面操作",中方当然很清楚。但法国方面也清楚,如果要拓展经贸利益,就必须在北京讲清楚态度。
此外,马克龙此访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法国希望在欧洲内部提升自己的领导地位。德国因为涉台问题导致高层访华安排迟迟不能确定,中欧关系的沟通窗口出现了空档。法国想填补这个空间,借机让欧洲在对华政策上出现更多法国式的"外交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