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警船又被菲船撞伤,南海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025-09-18 17:03  头条

9月16日,我国南沙群岛黄岩岛海域,一场蓄意制造的碰撞打破了原本的平静。菲律宾一艘经过刻意改装的公务船,将船艏加固并把"大铁锚"固定在最凸出位置,形成一个极具破坏力的"铁冲角",径直撞向我国海警船,仅一次撞击就导致我方船体出现明显凹陷。

这并非意外的海上摩擦,而是菲律宾为挑起事端、破坏我国领土主权精心策划的行动,其挑衅意图昭然若揭。这个挑衅行动也必然会遭到我方强有力的反击。

在此之前,中国批准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本是我国对领土范围内生态保护的常规举措,却被菲律宾视为"眼中钉"。菲律宾公开反对我国这一合理决策后,其对抗行动迅速加剧,9月16日当天更是组织10余艘公务船,发动了近几年规模最大的一次侵闯南沙岛礁行动。

菲律宾方面试图通过数量优势挑战我国在黄岩岛的管控权。面对菲律宾的嚣张行径,我国海警船果断采取行动,持续用高压水炮对菲方肇事公务船进行喷射,最终致使该船船舱与电力设备彻底损毁,菲律宾方面不得不举起白旗,狼狈收场,这一结果清晰展现了我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与实际能力。

然而,黄岩岛的博弈并未就此结束。同样在9月16日,我国海军054型导弹护卫舰"马鞍山"舰,在黄岩岛以东海域划定了禁航区,开展实弹射击演习。这一行动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在南海的争端应对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此前,我国多以海警船进行民事执法层面的应对,而此次直接由军事单位划定禁航区并开展实弹演练,拿出了更具威慑力的维权手段。这种升级绝非偶然,而是对菲律宾持续不断挑衅的阶梯式反制,其核心逻辑清晰明确:维权方式必须与冲突级别相匹配。当口头警告、民事执法等相对温和的手段已不足以遏制菲律宾的冒险行为时,军事威慑便成为捍卫主权的必然选择,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根据局势动态调整反制力度的务实思维。​

更关键的是,此次实弹演习为我国后续的南海维权确立了可延续的行动范式。开创了先例,为未来采取包括警告射击在内的更强硬措施提供了操作空间,让外界清晰看到我国维护主权的手段绝非一成不变。中国通过这一实际行动释放出强烈信号:南海主权的底线不容任何国家试探,我方的反击力度将随着挑战的升级而同步提升。

从长远来看,此类军事行动一旦成为常态,后续甚至可能发展为警告射击乃至更直接的应对方式。回顾过往,菲律宾曾用一艘破旧船在仁爱礁坐滩,非法盘踞26年,这一事实也警示我们,面对领土主权问题的挑衅,若不采取有力行动,妄图侵犯我国权益的势力便会得寸进尺、长期盘踞。​

如今,随着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海警船的有效应对以及海军实弹演习的开展,我国在南海的维权策略已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体系。这不仅是对菲律宾近期挑衅的有力回应,更意味着南海博弈正式进入新阶段。

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道路上,中国绝不会退缩,将始终以坚定的立场、务实的举措,守护好每一寸蓝色国土,任何试图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面临来自中国的有力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