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俄乌冲突截至现在已经维持了3年时间,俄乌双方都为冲突付出了惨痛代价。
原以为在美国介入后,俄乌双方能实现和谈,可没想到近期,俄乌冲突又出现新情况,4月1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将美对俄制裁延长一年。
与此同时,欧洲方面也展开行动,英法牵头组成志愿联盟,并在4月10日召开会议,就建立乌克兰保障部队进行讨论。
而就在西方国家计划出兵乌克兰之际,美军上将帕帕罗发出警告称朝鲜正将数千枚导弹运往俄罗斯,来加强俄罗斯的战力。那么西方国家出兵以及朝鲜援助导弹,又会让俄乌冲突朝什么方向发展?
«--【·西方国家计划出兵·】--»
要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双方在战场上展开激烈交锋,可由于交锋十分激烈,因此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
然而,尽管双方付出了惨痛代价,可毕竟俄罗斯在各方面实力都要强于乌克兰,因此,即使俄罗斯付出了惨痛代价,依旧牢牢掌控着战场优势。
至于说乌克兰,虽然在冲突期间也是得到了来自美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一度同俄军战至胶灼,可终究外界的援助不是无穷无尽,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前线乌军所面临的局势也是变得愈发危险。
眼看前线乌军的处境变得愈发危险,泽连斯基为了缓解前线乌军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第一时间找到美国寻求援助,可此时美总统特朗普一心想要尽快结束冲突,因此面对泽连斯基的求援,特朗普非但没有提供支援,反而还劝说泽连斯基同意停火。
对此,泽连斯基怎愿接受,于是在同特朗普发生争吵后,泽连斯基就离开美国前往了欧洲。在欧洲这里,泽连斯基也是收到了英国首相的热情招待,不仅如此,还邀请泽连斯基参加了由英国主导的乌克兰安全峰会。
而就在会议上,英法也是就出兵援助乌克兰达成一致,并为此组建了支援联盟,虽然欧洲多国达成一致,可要如何援助就成为各国需要商讨的话题,于是就在4月10日的时候,在英法两国的主导下,在布鲁塞尔召开了援乌"志愿联盟"会议,商讨如何建立乌克兰保障部队以及提升乌克兰的防御能力。
事实上,在此前4月4日的时候,英法以及乌克兰三国的总参谋长在基辅举行会议,而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组建以及可能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多国保障部队的行动计划。而对于英法的行为,4月9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表示,任何外国在乌克兰的军事存在都会被俄罗斯视为威胁。
然而纵使俄罗斯如此警告西方国家,可西方国家仍旧一意孤行,并且根据欧洲诸国商讨的计划,届时来自欧洲的保障部队将会在英法空军的掩护下部署在基辅、敖德萨等俄军重点打击区域内。
对于西方国家出兵乌克兰的操作,俄方就表示,西方部队一旦进入乌克兰将无可避免地同俄军发生冲突,而一旦发生冲突,届时欧洲军队都将成为俄军的打击目标。
而且就在西方诸国正在积极筹划出兵乌克兰的行动计划之际,俄罗斯也正在积极筹备反击。
«--【·朝鲜援助数千枚导弹·】--»
而就在西方国家积极准备出兵的时候,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美军上将帕帕罗发出警告称,朝鲜正在将数千枚导弹运往俄罗斯。
此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要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朝鲜可以说没少为俄罗斯提供援助,像是出兵帮助俄罗斯打仗,以及支援俄军武器弹药。
当然,朝鲜援助俄罗斯也不是不求回报,要知道,自从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就遭受了来自美国的制裁,为了尽可能保护朝鲜自身的安全,大力发展军事。可这样一来,像是原材料等方面,朝鲜则较为稀缺。
但随着俄朝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方也展开了合作互补实现共赢,朝鲜通过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以及出兵作战,来换取俄罗斯向朝鲜支援材料等基础物。
而在这些基础物资的支持下,朝鲜的军工产能也是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且朝鲜在中短程陆基战术弹道导弹的研发上取得了极大进展,在2024年的时候,朝鲜就曾公开展示了250辆火星-11短程弹道导弹发射车以及上千枚短程弹道导弹,由此美国就推测朝鲜至少有着数千枚短程弹道导弹的储备。
与朝鲜专注陆基战术导弹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则是将精力放在了空射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上,可在俄乌战场上,陆基导弹明显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何况,朝鲜还进一步对导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可以说,一旦欧洲军队进驻乌克兰,势必会遭受来自朝鲜导弹的考验。届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反导系统傍身,欧洲军队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动挨打。
要知道,俄罗斯凭借中程弹道导弹实施精准打击的战术成效显著,持续削弱着乌克兰的作战潜力。
对此,乌克兰方面深知这一威胁的严重性。为应对来自俄罗斯与朝鲜可能的导弹突袭,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计划投入 500 亿美元采购美国武器,其中10套"爱国者"导弹系统是重点引进目标。而俄方这种高效的打击手段,未来极有可能被应用于对西方军队的作战中。
而在朝鲜这个军工产能大国的全力支持下,俄罗斯的后勤补给与弹药供应得到有力保障,得以更无顾忌地推进军事行动。面对西方日益明显的出兵干预意图,美国还放出对俄罗斯能源贸易加征 500% 关税的威胁。这种极端制裁措施不仅无法威慑俄方,反而只会促使俄罗斯以更猛烈的攻势打击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