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可免费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

2025-10-31 16:06  每日经济新闻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可免费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

据央视新闻,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今天(30日)联合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次双HPV疫苗(间隔6个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HPV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为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结合我国女孩发育特点、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等,我国将13周岁女孩作为目标人群。

当前,我国上市的双价HPV疫苗已使用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产能可满足需求,且具备成本效益,提出为目标人群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

《通知》印发后,各地要开展辖区适龄女孩数量及既往接种HPV疫苗情况摸底、合理设置接种单位、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适应性改造等工作。要求接种单位通过预约分时段错峰接种等多种形式,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服务。公众可以关注当地疾控机构、预约接种单位发布的相关信息,在当地正式实施后登记接种。

《通知》指出,宫颈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减少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

国家疾控局组织了相关专家,对宫颈癌预防、HPV疫苗接种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188000714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与HPV感染有关系吗?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 赵方辉: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为15.1万例,死亡病例是5.6万例,相当于近4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近1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对宫颈癌分年龄段分析发现,发病率在2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25岁以后逐渐上升,至50-54岁年龄组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近2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防控宫颈癌非常重要。宫颈癌病因明确,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人乳头瘤病毒,就是我们常简称的HPV。感染高危型HPV并不等于得宫颈癌,但如果持续感染,就有可能发生上皮内瘤样病变,或者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 赵方辉:在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病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因素会"火上浇油"。如吸烟、初次性行为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器官/骨髓移植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具有这些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HPV持续感染,进而患宫颈癌。

公众应该采取

哪些措施预防宫颈癌?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陈飞:宫颈癌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实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 首先,及时接种HPV疫苗能够预防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从而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这是第一道防线。目前全球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已上市的HPV疫苗可有效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的发生;

  • 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是第二道防线。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没有接种HPV疫苗,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些人群需要定期的宫颈癌筛查;

  • 另外,HPV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不能清除已存在的HPV感染,也不能阻止已有病变的进展,所以仍需要定期的筛查。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可通过及早治疗、健康管理等措施,减少宫颈癌的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是防控宫颈癌的第三道防线。

为什么要将HPV疫苗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