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旦持续下跌,最头疼的不是炒房客,而是“这4类人”

2025-08-10 19:08  网易

进入2024年以后,楼市下行的趋势几乎并没有改变。

不过对于那一些还没有买房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房价的下跌确实是一件好事,毕竟房价太贵,如果他们想要实现买房,不仅要掏空家底,甚至还得承担几十年的负债压力。

而房价一旦下跌,就意味着购房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房子,购房的成本锐减,这对于他们来说,既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是对于那些炒房客,投资客群体来说,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房价能永远涨下去,毕竟房子的价格与他们的收益息息相关,房价越高,就意味着他们炒房的利润空间也越大。

不过,随着市场的继续调整,价格下降趋势的持续,草方客群体不得不面临资产贬值,甚至陷入巨额的亏损。然而,有行内人士却表示,在这一波下跌浪中,输得最惨的不是炒房客,而是这4类人。

01高位接盘的刚需

众所周知,刚需购买者本身手头上的资金就不多,我一旦在高位接盘,就意味着他们买房的成本压力就更大。

而且这个群体购房基本上都是掏空家底,另外再背负几十年的房贷压力才实现的。但如果好不容易上车,没多久就赢了,房子贬值,这样的坏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更残酷。

比如我们家有个亲戚,小姑娘工作多年,就累积了父母多年的积蓄和自己打工赚下的十几万块,在前两年高位接盘一套130平米的住宅。

首付40万,剩余贷款90万分30年还清,贷款利率是最高的,达到了5%;每月还贷接近6000。

然而如今,这130平米的房子只值80万,但每月还贷还得按照当初130万的买价标准来还,这种情况,你说冤不冤?

有的人觉得刚需买房,主要目的是为自住,即使价格出现了下跌,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毕竟他们本身就不打算卖房。

其实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每天肉眼可见的降价,相信换谁心里都会有梗。更重要的是,房子对于所有人来说,不仅仅有居住功能,还有资金周转功能。一旦遇上特殊情况下着急用钱,而不得不卖房,显然这亏损的几十万就不可能无关紧要了。

02手握多套房的人

这里所说的手上持有多套房的家庭,并不是指的那些专业的炒房客群体,而是那些非专业投资者,但又可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人群。

毕竟他们在房子领域的投资专业度并不高,当初跟风买房,也是追随了大众炒房心理,认定房价会永远涨下去。

而这两年楼市下行,不仅销量和销售面积出现了双下降,甚至价格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跌幅,这个消息对于当初跟风买房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手头上还有一定的流动资金,或许还不会产生较大的风险;

但如果很难实现回笼资金,那么,他们所面临的境况可能就和房企那两样,只能降价卖房。

当然啦,就目前二手市场挂牌量激增的一个现状下,房子能降价卖掉还是好事,起码能够回笼一些资金。但如果这个房子并没有买家看中的优势,那么,即使其成本价降到没人接盘,这房子,就算是彻底砸在自己手里了。

03开发商

开发商这几年的压力,肉眼可见!三道红线以后,不少房企为了降低标准,不得不大力度降价促销房子,以快速回笼资金。

但咱们老百姓向来是买涨不买跌,价格持续下降反而让大家心里有点虚,更不敢上场了,都在害怕满足面临资产贬值。

但房子卖不掉,对于房企来说,其利润就会严重缩水,比如过去一两年,咱们可没少听说房企暴雷的消息,甚至头部房企也有倒下的风险。

所以这也是咱们地产行业买卖逻辑和其他商品不同之处,其它商品市场是越跌、买的人越多;越涨、买的人越少

而楼市呢?向来都是买涨不买跌,与咱们的股票投机也特别相似。

估值5000点的时候,大家加杠杆都敢进场,深信指数还能冲上6000点甚至8000点。

殊不知,6000减成了历史顶部跟进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回本。

04从业人员

在楼市一路狂涨的那些年,不仅投资客买卖房子赚钱了,从业人员在帮助客户买卖房子中也获得了不小的提成收益。

那个时候置业顾问月入过万不是梦,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总结月入十万,那都是卖一套房的功夫。

但是自从买家观望情绪越来越浓厚开始,很多中介甚至几个月也卖不出一套房,待客量也更是降到了极致。

房子不好卖,中介经营不下去,很多从业人员也因此陷入失业。

结语:

房价大幅下降看似对无产者有益,他们可以实现以最低价格购买城镇住房,实际上一旦下跌控制不住,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对每个人百害无利。尤其是上述这几类人,可能输得更惨。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