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满世界“拉外援”,打算抱团应对中国,已注定了必败的结局(2)

2025-10-16 17:39  头条

企业的抵制更让政策落地难上加难,西方主要矿企CEO拉希姆·苏莱曼就直言,中国稀土在技术和价格上的优势无可替代,理应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这场博弈引发的连锁反应,正悄然撬动全球政经格局。

货币结算领域已出现明显变化,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开始转向人民币结算;而智利、沙特也同步提高了对华资源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比例,美元与资源的绑定根基开始松动。

产业分工格局也在重新洗牌,特斯拉、宝马继续在中国市场发展,而苹果CEO库克干脆无惧特朗普的施压,近日访华会见中国工信部部长,并且承诺会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力度,选择靠近产业链核心。

苹果CEO库克承诺会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力度

可以说,现在压力给到了美国盟友那边,若坚持配合美国对华施压,那么其依赖稀土的风电企业、汽车制造商将失去成本优势,加速产业外迁风险。

到底该怎么选?欧洲、乃至其余G7国家都应该理性作出抉择。

总的来看,美国拉G7集体应对稀土管制的做法,本质上是用冷战思维对抗市场规律与产业现实。

历史早已证明,没有利益共识的同盟终将瓦解,违背规律的干预必然受挫。

稀土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政治站队,而是谁掌握了全链条的产业能力与市场话语权。

中国的稀土管制符合国际惯例,更建立在技术、成本与产业链的坚实基础上,这绝非靠拉帮结派就能撼动。

中美关系

当G7还在为分歧争吵不休时,全球产业链已用实际行动做出选择:在效率与成本的硬约束面前,任何政治同盟的吆喝,终究抵不过市场规律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