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短视频上刷到有人说现在吃的阳光玫瑰葡萄又甜又没味道,像是嚼糖精。这事还真让我说中了,我表叔就是种葡萄的,他跟我说现在这行当真不好做。十年前那种葡萄能卖到百来块一斤,现在便宜的才三四块,可还是没人买。
表叔说主要原因其实就四个。首先是化肥用得太狠。为了催熟催甜,不少农户都在葡萄上打激素,虽然糖分确实上去了,可是吃起来发齁。我去年夏天去葡萄园看过,那些葡萄皮特别厚,掰开后里面水很多,就是没味道。
第二是种子乱改。最早的好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那会儿种出来的葡萄真带着玫瑰香。但现在市面上很多苗子都是杂交的,就一个字--便宜。表叔说他认识好几个同行,为了省钱偷偷换低价苗,结果种出来的东西除了甜啥都没有。
最狠的是抢早摘。葡萄熟不熟其实就看最后一周,这时候糖分和香气才能长全。可现在收购商催得紧,大家都赶着提前采。表叔算过账,晚摘一周产量能少三成,但能多卖两块钱一斤。问题是现在的市场根本不看品质,单论个头和水分。
还有个问题就是大家太看重外表。经销商选货就盯着果子大小和串儿形状,谁都不要歪瓜裂枣。为了满足这要求,农户不得不多打膨大剂。我见过最夸张的葡萄,一颗有核桃那么大,嚼都没嚼劲。表叔说这些年光买农药的钱就涨了五倍,土地都快板结了。
这事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的葡萄,虽说没那么甜,但咬一口满嘴香。现在表叔他们村很多人开始改行,连他说都不敢让自家孩子接着干这行。种地讲究应时顺天,现在全被市场规矩套死了。葡萄味到底是谁弄丢的?可能真要怪这些年大家太着急赚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