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国代表捧场,中国传出重磅消息,我外长亲自出马,全球目光紧盯

2025-05-28 17:34  郑州广播电视报

60国代表捧场,中国传出重磅消息,我外长亲自出马,全球目光紧盯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国际调解院回应了各国求和平、促稳定、谋发展的共同关切,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大势,汇集了各大法系的优势,有利于推动法治领域的全球治理向更公正、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欢迎更多国家积极支持、参与国际调解院的筹建,与现行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协同增效,共同为高效和平化解国际纠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途径,更好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发言人说。

专家指出,在当前国际社会中,亚非拉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尽管许多亚非拉国家加入了多种具有约束性的条约机制,但当他们涉及国际争议时,其利益通常难以受到保护,而且一旦卷入"绞肉机"般的司法或仲裁程序,其各种直接费用和人力物力成本都是难以承受的。毫无疑问,国际调解院的宗旨是努力促成共识,争取以最低的代价消弭分歧,其效率必将高于对抗性的国际司法或仲裁程序。广大亚非拉国家对于这一新型争议解决机制的热情,就充分说明了成立国际调解院的价值。

联合国(资料图)

国际调解院是一个由中国发起、各方共同协商建立的,以条约为基础的全球首个以调解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贯彻《联合国宪章》中通过调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要求,致力于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处理分歧、解决争议。2022年,中国顺应时势与近20个立场相近国家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倡议,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摒弃零和博弈,回应国际社会对和平安全、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强烈诉求。

国际调解院的价值,在于为国际争端解决提供全新选项。其核心理念强调主权平等与协商一致,既吸收各大法系优势,又尊重国家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这种"非对抗性"模式已在实践中展现生命力:中国2023年成功调解沙特与伊朗复交、2022年参与斡旋尼罗河水资源争端,均证明调解手段在处理复杂矛盾中的独特作用。与传统司法机制相比,调解更注重源头化解和长期关系修复,凸显传统模式在现代争端中的局限性,而调解的灵活性或可弥补这一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