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车乘务员说:"你的饭不是在我们餐车买的,不能在这吃,这是为了食品安全,出了事我们得负责",这是近日发生在火车餐车内的一幕。
还原事情经过
一女子带孩子在火车餐车吃自带泡面,被乘务人员告知不能在餐车就座,邻桌女子觉得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缺乏人情味,与餐车工作人员开始理论。
事发列车为昆明到连云港的K492次列车,一女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餐车,给孩子各自泡了一碗泡面,正当她们准备用餐的时候,一名列车乘务员走过来对她们说:这是餐车,你们的饭不是在我们餐车买的,不能坐在这里吃饭。
乘务员的话被邻座一名女乘客听到了,认为乘务员的要求不合理,于是这名女乘客没有丝毫犹豫,就跟乘务员理论起来。
"她就在这吃个饭,也就10-15分钟的时间,你们再三地说让她走,拿的泡面,带着两个孩子,你们站在她跟前,她的孩子抱着泡面就出来了。"
餐车另一名男乘客声援称:同样的票价就有权利使用餐车。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现在大部分人出行会选择更加快捷的高铁,但是仍旧有很多人会乘坐普通火车出行。普通火车上有一节车厢是专门的餐车,也就是为旅客提供旅途进餐服务的场所。
这个餐车一般都是设在火车中间位置,这是为了方便整条列车上的乘客使用,减少来回时间。一节车厢里两侧靠窗位置摆放餐桌,中间是一条过道,总共能摆放大概十张桌子,同时供三四十人用餐。
但是,去过的人都知道,想在餐车里的椅子上坐着用餐,必须得点火车上卖的餐食,也就相当于在火车上去饭店里吃饭,你不能说自己带一堆东西,坐在那里吃。
说实话,我也有类似经历,不过我为了能坐一会儿,一般都会在那里点一份菜,再要碗米饭,凑合着吃一顿,然后就可以坐上一阵子,乘务员看到你点餐了,当然也就不会说什么。
回到这起事件中,不同的是,从邻座女子与乘务员的对话得知,那名带孩子吃饭的女子,是没有点餐的,是带着自己购买的泡面,来餐车吃的。所以才会招来乘务员的劝离。
当然,乘务员给出的理由是女乘客自带泡面吃,出了问题他们得负责,所以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对女乘客和两个孩子进行了劝离。
这话听着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火车上人多杂乱,每个人自带的东西都不一样,万一真吃出了问题,餐车还撇不清了。
但是这个说法很快就遭到了邻座女子的反驳,她说人家带的是泡面,餐车监控拍得清清楚楚,这不是你们餐车里的食品,即使吃出了问题,也跟你们没关系。
网友们的意见
对于这起矛盾,网友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网友表示这是列车上的规定,不消费是不让在餐车里坐的,如果人人都泡一碗面去餐车里吃,那人家还做不做生意?
貌似网友的说法也有道理,毕竟餐车属于消费营业场所,它面对的是火车上有用餐需求的旅客,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用餐环境。假如其他旅客坐在这里吃自带泡面,势必会影响餐车正常运行,挤占餐车座位。
当事女子发声
事件最后乘务员称自己并没有赶旅客走,并提出联系列车长前来处理此事。事后在评论区,当事女子回应称:最后给解决了,列车长说可以在这吃泡面,还说提的意见非常好,以后会改进。
铁客服回应
9月2日中午,记者以旅客身份拨打了铁路12306客服热线。接线员表示:"餐车是盈利性的营业场所,只有供餐的时候才开放,其他时间段是使用不了的,即使里面的座位空着也不能进去使用"。
既然有这样的规定,那大家还是遵守吧,毕竟餐车也是为了给真正想去吃饭的旅客提供便利舒适的服务和用餐环境的,这一点应当被理解。
但是在非营业时间段,允许有需求的旅客尤其是母亲带着孩子的情况,进到里面坐着给孩子吃点东西,或许更能显示出铁路对旅客的关怀和温情,而不是一刀切,显得既生硬又没有人情味。
看了这件事,很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或者曾经的类似经历,可以看到,有相同遭遇的人也不少。
一名网友分享了自己带孩子坐火车去新疆的经历,在火车上被赶来赶去,不是买不起票,而是没票抢不到票。那一刻她只能强忍着泪水坚持,她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
是的,管理方式需要转变提升,关怀需要深入细致,灵活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而不是挥起规则的大棒,无差别地落到每一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