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14岁现象,男生女生都逃不掉:父母要舍得放手

2025-01-15 09:30  头条

前几天一位朋友深夜给我打电话哭诉,说她女孩今年14岁了,就因为前几天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拌了一下嘴,结果直接离家出走,找到时正跟着一个19岁的男孩同居在租住的破烂房子里,怎么也不肯回去上学。

妈妈痛哭流涕地说:"14岁现象"绝不是危言耸听,不重视后悔终生。

原来,女孩从小就一直是非常听话的孩子,上了初中后就开始变了,女孩开始叛逆、任性、乱发脾气,对父母所有的安排一律抗拒,明知道反其道而行之会走很多弯路,女孩依然我行我素,哪怕撞到头破血流也不回头。

前段时间女孩在补习班认识一个同班同学的哥哥,就是那个19岁的男孩,那男孩有时候会约她一起出去玩,被父母知道后阻止,继而大吵一架,原本上初中后就经常跟父母磕磕碰碰,这次争吵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女孩彻底跟父母决裂。

朋友边哭边说:"我最大的错误,是把'14岁'的女儿还当'4岁'看待,跟她之间缺乏正确的沟通,什么事情都替她做主,从来不问她的意见,以为是为她好,结果让她越来越反感,她也许并不是特别喜欢那个男孩,可就是为了跟我们作对,所以故意跟他在一起。"

听了朋友的话,我忍不住一声叹息。

"可怕的14岁"并不是危言耸听

儿童心理学有一种现象被称之为"14岁现象",也叫作"初二现象",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身心都会发生巨变,此时的孩子已经拥有跟成年人一样的情绪和感知,却由于受前额皮质发育未成熟的影响,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对我们而言很小的一件事,也许都会成为14岁孩子的情绪崩溃导火索。

英国研究者曾对一批9-35岁的男性做过调查,受众者被要求玩电脑游戏,研究者从大家玩游戏的过程中分析每个人的情绪,后来发现,在这些受众者中,青少年更热衷于玩刺激性游戏,尤其是14岁的孩子。

由此分析得出,青少年比儿童更能够衡量自身行为的好坏利弊,但他们更关注这些行为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刺激,而并非安全。

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容易因为快乐和刺激做出出格的事,虽然这些事情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很多青少年研究者也经过多项调研发现,青少年最容易出现叛逆、学坏、打架斗殴的年龄就是14岁。

"14岁现象"的产生,是成长的正常现象

刚开始学步的小家伙,一旦跨入"可怕的两岁",马上就开始嘟囔"不要不要";等到七八岁时,就开始跺着脚,鼻子哼哼,闹脾气;到了青春期,只要点一下,就会像炸弹一样炸开,摔门走人,甚至离家出走。

面对这个动不动就顶嘴、摔门,甚至离家出走的孩子,家长常常会问:孩子为什么会叛逆?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本事大了",因为长大了,想夺权了。

随着象征着自由精神与公民意识的独立战争的正式爆发,原本在父母阴影之下,感到压抑与束缚的孩子们,开始了他们勇敢的,反对父母权威的反抗。

独立战争,不只是一场硝烟弥漫的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展现勇气,追求自由的孩子们,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展现自我,追求独立的漫长过程。

也标志着这些孩子的成长,他们在这场战争中,逐渐学会了独立与坚强。

青春期,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具朝气,也最易叛逆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生理上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们的身体开始逐渐发育成熟,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日益丰富,他们开始渴望更多的自由与独立,不愿意在父母的严厉约束下成长。

因此,他们选择了反抗父母的权威,选择了顶嘴、脾气暴躁,选择了破坏行为等叛逆的方式,以此来宣示他们内心的主权,试图捍卫自己的心理空间,争取更大的自主权。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避免与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而不是束缚孩子。

只有让孩子在适当的挫折中,经历风雨,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学会独立。

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就如同这样易燃易爆,他们性格中的叛逆就像那夏天的一场雷阵雨,毫无预警、突然而至,令人毫无防备。

孩子们之所以会叛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已经逐渐长大,开始变得成熟,并觉得自己拥有了足够的能力,因此,他们开始想要自己去做主,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对于这种"造反"的行为,家长们往往会觉得很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应该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尊重他人。

而对于孩子,我们也要教他们学会尊重父母,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苦心。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们的大脑和身体都在发生变化,这让他们对自我产生了更高的关注。

他们开始质疑权威,渴望独立,希望能在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支持,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权威。

父母应如何应对"14岁现象"?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适当放权:

我们应当适当地赋予孩子选择的权力,让他们能够在我们的引导下做出自己的决定。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孩子提供一定数量的、合适的选择,以免让他们在复杂的选择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有限的选择:

通过为孩子提供有限的选择,我们可以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些选择应在父母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并明确表达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这样的做法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也能促进他们积极面对挑战。

3. 倾听和共情: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我们应给予他们倾听和共情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这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因挫败感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4. 拆屋效应:

通过将大目标拆解成若干小目标,帮助孩子逐步克服困难,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在面临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降低因难度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在孩子面临青春期叛逆时,父母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和支持,同时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和指导。

通过以上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出独立、自信和责任感,为他们今后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恰如春天里的花朵,短暂而又绚烂,虽然会遇到一阵又一阵的狂风暴雨,但只有这种刺激才能真正催生花朵绽放出最为灿烂的美丽。

在叛逆期,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向世界宣示他们已经成长起来,并试图挑战父母,以此来达到向世界宣布他们独立自主的目的。

父母在面对这一情况时,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保持体面,采取退让的态度,尝试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种叛逆期的表现。

父母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权利,为他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港湾,尊重并支持他们在这个港湾内进行自我探索,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选择权,以便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通过引导孩子的成长方向,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会失去他们的掌控权,反而会赢得孩子的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告别的过程,父母需要懂得进退,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成长的空间。懂得放手,才能让孩子展翅高飞,在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最终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管会经历阵痛,但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能破茧成蝶,迎来光明的未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