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交媒体被“末日倒计时”刷屏!日本人为啥总在担心世界末日?

2025-07-30 14:47  头条

2025年7月5日,日本社交媒体被"末日倒计时"刷屏。大量民众囤积物资、取消行程,甚至有人携带遗嘱外出避难。这场恐慌源于一本25年前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作者龙树谅在书中模糊提及"2025年7月可能发生灾难",经出版商炒作演变为"7月5日凌晨日本三分之一国土沉没"的精确预言。尽管日本气象厅连续三个月辟谣,强调"科学无法预测具体地震日期",但赴日旅游订单仍暴跌40%,很多便利店的应急物资被抢购一空。

预言传播的真相:商业炒作与集体创伤的合谋

这场风波的根源远非一则预言那么简单。漫画家龙树谅早已澄清,书中的日期仅是记录自己做梦的时间,但2021年出版社再版时添加"海底爆炸引发海啸"等细节,封面用红字标注"2025年7月5日大灾难",使销量暴涨400%。社交媒体算法进一步放大恐慌:相关话题在推特日文区两周内曝光量增长800倍,部分账号甚至伪造"NASA小行星撞击"等内容收割流量。

更深层的推手是日本社会的灾难记忆。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三次巨灾在日本国民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心理学研究显示,日本民众对灾难信息的敏感度远超其他国家,这种"创伤的代际传递"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末日叙事,以此获得对不可控风险的虚假掌控感。而科学辟谣的无力感在此凸显:尽管专家指出预言中的"海底爆炸"需9-10级地震能量,远超地质极限,鹿儿岛近期频繁地震也仅仅是常规板块活动,但民众却更愿意相信"万一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