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被朱元璋消灭时,他的三个弟弟,都是什么结局?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与盐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十四年正月(1354年)在高邮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祐为年号。那么,问题来了,张士诚被朱元璋消灭时,他的三个弟弟,都是什么结局?

一、张士义
关于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义,在史料中缺乏生平事迹的记载。跟随张士诚起兵后,张士义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说治平三年(1353年)正月起兵时死于大户刘子仁,一说天祐元年(1354年)六月攻扬州时被俘而死。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说明张士义在兄长起兵初期就被杀了,所以,等到张士诚站稳脚跟后,也无法对这位弟弟进行封赏了。

二、张士德
相对于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的存在感就比较强的。
张士德(约1322-1357),本名张九六,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人,张士诚(张九四)之弟,自幼随兄长以贩运私盐为生,治平三年(1353年)正月同其兄起兵攻克泰州,五月攻克高邮。
天祐三年(1356年)正月,张士德率军渡江,攻克常熟州,二月攻克平江路(今苏州市),继而昆山州、嘉定州、崇明州相继来降。三月,张士诚任士德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提调各郡军马,继而攻克常州路、湖州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张士诚集团壮大的过程中,张士德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