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年来的变与不变
在今天的香港上环,有一条街道叫"水坑口街",其英文名为"Possession Street",意译应为"占领街"。1841年1月,英国海军官兵正是从这里登陆香港岛,开始了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
英国人跨越半个地球来侵略中国、占领香港,很重要的实力是海权上的压倒性优势。香港既是一座商城,其实也是一座兵城、海军城,城市中有很多当年英国海军留下的印迹,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今天的驻香港部队中环营区,最早的时候是一座港池,名为"添马舰",还可以停靠轻型航母。当年的"韦尔斯亲王大厦"就建在海边,港英海军军官们下了楼就可以乘坐交通艇去九龙。随着中环至湾仔地区填海计划的进行,这个港池最终被填平,海岸线也不断向外延伸。回归前中英双方商议,在中环永久海岸线上留下150米的军用码头,作为解放军驻港部队的军用码头。受香港回归后复杂政治气候干扰,以及各类政治团体的"抗议"、媒体的炒作,直到2020年,中区军用码头才正式移交驻港部队。
兴建中的"韦尔斯亲王大厦",可以看到其侧面的港池停泊有军舰,出了大楼就可抵达海边。 资料图
这次湛江舰、运城舰停靠的昂船洲码头,其实也是驻港英军费尽心思精力打造的百年军港。岛上密布各类工事,包括炮台、指挥所、弹药库、信号台等。在新港池旁边就有一处英军遗留下来的老码头,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码头的很多混凝土已经剥落,钢筋裸露在外。
1997年驻港部队进驻香港时,是当时全军唯一一支三军合成的部队,分别代表着国家对香港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驻港海军虽然冠名"舰艇大队",但只有几百吨的导弹护卫艇,连一艘舰都没有。直到2013年七一,056型轻型护卫舰惠州舰、钦州舰入列,驻港海军才真正由"艇"变"舰"、名副其实了。毫无疑问,我也收藏了惠州舰、钦州舰入列的首日封,记录下这个历史的瞬间。
惠州舰、钦州舰入列首日封 作者供图
因此,这次山东舰编队访问香港,实则也是维护海权的宣示,就是要用对手和敌人能够看得懂的形式、听得懂的语言,宣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手段,组成香港海上铜墙铁壁,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最后,也提一点希望:辽宁舰、山东舰能够在合适时候,在内地组织开放活动,让内地民众也能登临"大国重器",切身体会海军建设发展成就,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我相信,这也是最好的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