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好消息!2025年有多项福利

2025-09-09 11:34  头条

前两天我表姐家的张阿姨给我打电话,说她在单位摔伤了腿,本来以为要自己扛着医药费,结果单位说这次工伤保险能报销,这让她和家人都松了口气。张阿姨今年65岁,去年退休后被原单位返聘继续做会计,现在每月工资4000块,虽然不如在职时高,但能发挥余热还能补贴家用。可谁能想到,上个月她搬文件时不小心摔伤了腰,住院花了两万多。要是在以前,这笔钱要么单位扛不住拖着不给,要么她自己掏腰包,可这次单位直接拿着单子去社保局报销了,她自己一分钱没花。

其实不只是张阿姨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退休后还工作的老人现在都吃上了定心丸。人社部刚出了个新政策,专门给像张阿姨这样的"超龄劳动者"撑腰。新规说得很明白:不管你是60岁还是65岁,只要还在工作,单位都得给你交工伤保险,而且不用自己掏钱。要是养老保险没交满15年,也能跟单位商量着继续交,这样以后领养老金也能多算几年。这下老人们既能安心干活,以后退休金也能多拿点,对单位来说,万一有人受伤也不用担心赔不起,特别是小企业终于不用怕"一个工伤拖垮公司"了。

要说养老金,最近这事儿更让人暖心。从2005年开始,国家已经给退休金涨了21年了,虽然每年涨的幅度在变小,但都比物价涨得快。比如去年涨了3%,前年3.8%,今年虽然只涨了2%,但加上之前累积的基数,每个月到手的钱还是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我大爷上个月刚领到补发的钱,因为他是今年2月退休的,单位说等9月份新基数公布后,还得再补一笔差额。原来啊,每年上半年退休的人用的都是去年的老数据算钱,等到新基数出来就得重新算,多出来的部分会一次性补给你。我大爷算了算,估计能多拿三四千块,说要给老伴买个新手机。

不过新政也不是没争议。有个开小餐馆的李叔就跟我抱怨:"现在要给返聘的老厨师交工伤险,一个月多掏两三百,对我们这种小本买卖压力挺大。"但仔细想想,要是哪天厨师被烫伤了,动辄上万的医疗费,小本买卖真扛不住。人社部其实挺"贴心",这次只让单位交工伤险,其他社保还能和老人商量着来,这样既保障基本,又没把企业逼太狠。

现在政策里还有不少细节需要老人自己留个心眼。比如返聘时一定要签合同,白纸黑字写清楚单位给你交了工伤保险,这样以后出了事才能有凭据。另外,要是今年1月之后退休的,得盯着银行账户,等9月份新基数出来,差额补发的钱该到手就得拿到手。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说他们系统都更新好了,补发的钱会直接打到卡上,但最好还是自己核对一下,别稀里糊涂亏了。

其实这些变化背后藏着大问题。你看年轻人现在找工作都难,可不少岗位又缺人,像幼儿园保育员、社区保洁这些活儿,年轻人不愿意干,只能让退休老人顶上。可要是老人没保障,企业不敢用,最后大家都不愿意雇人,那矛盾就更大了。国家这次算是把住了这个"平衡点",既让老人有活干有钱赚,又不让企业负担太重,还能保证养老金池子不被掏空。

听说明年开始,退休年龄可能还要往后推,到时候像张阿姨这样60多岁还在工作的人会更多。但不管政策怎么变,核心就是一句话:干活要安心,生病有保障,养老不发愁。现在我表姐总念叨,说等她退休了也要去张阿姨单位干,"有政策兜底,还能给自己多攒点养老钱,这不是好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