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中美贸易这事儿,从特朗普上台后就没消停过。中国那边为了反制美国加关税,从2025年初开始就慢慢减少买美国大豆了。到9月份,更是七年头一遭,一粒美国大豆都没进口。这直接把美国中西部那些种大豆的农民给坑苦了,仓库里大豆堆得像小山,卖不出去,价格还直线往下掉。特朗普政府一看这情况,急了眼,因为这些农民可是他的铁杆支持者,选票基本盘。要是处理不好,政治上就得吃亏。

日本这边,高市早苗2025年10月21日刚上任首相,就赶上这档子事儿。她是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上台后没闲着,马上就把对外政策摆在首位。10月22日,她的政府就开始敲定一个采购方案,里面包括美国福特F-150皮卡、大豆和液化天然气。这套方案其实是给特朗普准备的见面礼,因为特朗普10月27日要访日。路透社爆料说,日本政府这时候开始最终确定采购细节,就是为了在贸易和安全会谈上拿出来。
中国减购美国大豆的背景,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重启对华贸易战。中国转向巴西、俄罗斯和阿根廷这些地方买大豆,供应链更稳当,也避开了美国的关税不确定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买的美国大豆占美国出口总量一半以上,但2025年直接降到零。这对美国农业来说是重击,农民们指着中国订单过日子,现在只能干瞪眼。特朗普一直在找办法救场,比如打电话给盟友,推销大豆啥的。

高市早苗这步棋走得挺准时。日本本来大豆需求就不小,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虽然不像中国那么大买家,但增加点采购量也能帮美国缓解压力。她的政府评估后,决定把大豆列入采购清单,还包括皮卡车和天然气。福特F-150是特朗普亲自点名的,日本打算买来用作雪犁啥的。天然气部分,日本东京燃气公司签了协议,可能从特朗普推的阿拉斯加LNG项目买气。这事儿日本媒体也报道了,说是加强美日同盟的实际行动。
特朗普访日行程安排得紧。10月27日,他先到东京,会见天皇成仁,这是礼节性访问。然后转去赤坂宫,和高市早苗正式会谈。会谈焦点在贸易和安全上,日本承诺买更多美国产品,换取美国在印太战略上的支持。高市早苗在10月24日的议会政策演讲中提到,要加速国防开支到GDP的2%,这也符合特朗普要求盟友多出钱的调调。不过,日本执政联盟在议会没多数席位,她没法轻易答应更多国防费增加。

中国停买美国大豆后,全球大豆市场空出个口子。日本这时候插一手,不光是帮美国,还能稳固自己在美日同盟里的位置。特朗普团队对这事儿挺满意,说高市早苗是安倍晋三的亲信,合作起来顺手。安倍以前和特朗普关系好,高市早苗继承了这条路线。采购方案里,大豆部分直接针对中国减购留下的缺口,日本计划减少从巴西买,转而多买美国货。

美国农民那边,情况确实糟。豆价跌到谷底,很多人愁着怎么过冬。特朗普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推销,比如台湾签了10亿美元的玉米和大豆采购协议,韩国也增加了买量。但日本的动作更大,因为日本是美国大豆的传统买家,这次增加采购能直接顶上中国留下的空档。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在X上发帖,说这些贸易胜仗是为美国农民争来的。
高市早苗上任后,第一场记者会就强调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基石。她的政府在10月22日敲定方案后,马上协调供应商和承包商,确保投资惠及日本企业。特朗普访日前,日本还准备了其他合作,比如下一代无线标准和人工智能开发协议。这套组合拳,打得是稳固同盟、缓解贸易压力的算盘。

中国方面,减购美国大豆是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性价比高,供应稳定。2025年贸易战升级后,中国买家早早布局,避免依赖美国货。这也让美国大豆出口总量大跌,芝加哥交易所价格波动大。特朗普在访日前,通过X和声明表示,希望和中国达成公平贸易协议,但同时夸日本是好伙伴。
日本采购美国大豆的规模,虽然没具体数字公布,但从路透社来源看,是实质性增加。相比之前,日本每年从美国买大豆价值上亿,这次加码能帮美国农民清点库存。特朗普在专机上听说日本买福特皮卡时,还说这车好,显示他挺开心。高市早苗这招,既帮了美国忙,又在国内制造国际领袖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