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国出口下降70%,美内部乱成一锅粥,特朗普对华口风变了

2025-04-27 09:18  头条

从2月中美关税战开始,国际调查机构已经统计到中国停止多类美国产品的进口,而且还是很关键的领域。比如中国对美国棉花进口量减少80%,大排量汽车进口量减少70%,半导体设备进口减少三分之一,牛肉进口减少90%以上,石油进口减少95%,波音飞机进口全部暂停,天然气已经有70多天没有从美国进口了。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中美上半年的大豆还在按原订单交割,但下半年中国已经从巴西等国家下了订单,预计也要"脱钩"。

根据英国媒体所说,中国的行动不是一时兴起对美国的"掀桌报复",而是确实准备了很长时间,准确点说从7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特朗普突然破坏规则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在意外、反击之余,开始了持续多年对美国"灵活供应链"的进程。比如在能源上,中国从依赖美国转向多边进口,在大豆等农作物进口领域,和巴西厂家大量签单让他们转向种植,然后由中国收购。在其他半导体和机械产品上,美国没有替代国家,中国就尽最大努力进行自研代替,总之这些都是提前"策划"好的。

最近美国媒体观察到,中美又有一样产品进入脱钩的边缘。农业部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取消了1.2万吨美国猪肉的采购订单,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猪肉订单取消事件。4月中旬之前的一星期内,中国大量取消原本准备采购美国猪肉的计划,较前一周下降72%。早些时候中国给部分美国输华猪肉企业续约资质之后,美国媒体以为已经平安"落地",但没想到最后还是出现了问题。

分析人士表示,猪肉是日常必需品,中国的这次突然减少进口,是另一项脱钩的预兆,甚至比其他产品的信号更加明显。也就是说中国这次对美国是全方位减少所有产品的进口,就是抱着"不再继续购买"为主的,这并不是在吓特朗普。之前美国媒体也提到过,因为中国的进口类项有很多是"国家采购"的模式,比如粮食、石油、肉类等产品,很多都是以大型集中进口为主;所以中国方面放弃了这种采购模式,那么一类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自然就会下降到冰点,这和之前立陶宛、澳大利亚同中国的贸易没什么不同。

值得注意的还有,美国企业心急如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就算等到一个月中美谈判完成了,美国和中国撤销了互相输入关税,美企的市场还能回来吗?答案必然是非常困难,因为最近美国业内人士表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在趁着美企撤出中国之际,大肆抢占他们的肉类、棉花、能源和大豆等市场,就连北边的加拿大也对中国大量增加石油输出。也就是说未来美国企业再进入中国,他们又要面对"洗牌"过后的市场,收益比之前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