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可在关岛上空猎杀隐身机,是美军B-21的天敌吗?解析(3)

2025-05-21 11:03  头条

将战斗机作为"小型预警机"来使用,是个很有年头的概念,最初落地的应该是米格-31,苏联防空军在80年代收到这款重型截击机后,认为足以"指挥其他防空部队,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上空拦截对手",但后来发现指挥性能极其有限。F-35是第二个下场的,也一度进行了完整试验,效果尚可。问题在于,如今F-35的雷达已经落伍了--原计划在2026年换装氮化镓雷达,受稀土供应的影响,预计到2028年,甚至2030年才能上机,性能已经不够用了。

▲F-35引以为傲的雷达已经落伍了

中航工业在机载雷达领域,是实打实的世界之巅,歼-36的体型也足以容纳大尺寸雷达。从南亚空战的经验来看,哪怕是传统上最依赖机动的空战,也随着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成熟,变成"远程对射",这意味着无人机完全可以承担发射任务。再加上多人驾驶机制带来的特性,歼-36已经能实现全向隐身巡视前线,远距离搜索目标,并引导伴飞的无人机群攻击--这对于美军现有作战体系都是颠覆性设计,而不仅仅是针对B-21,或者哪一款武器。而《1945》网站对于六代机的理解,仍然是"B-21发射远程巡航导弹,遭遇歼-36拦截"的经典模式,实在太落后了。

▲B-21的未来确实有点黯淡

至于作战半径的问题,美国最近刚好将F-47的作战半径,上调到1000海里(约1850千米),配套的YFQ-42A和YFQ-44A无人机,也在加紧研发--这与歼-36的思路非常相似。去年末歼-36登场时,美国各界虽然都拒不认可其六代机身份,但美国空军私下借鉴的动作却一点都不少。而最终能借鉴多少,就只有未来歼-36和F-47落地,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