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耐心终于耗尽,他对俄罗斯发出了最后通牒,只有普京最后50天期限完成停火,否则将面临"重大后果",而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坏消息。
(特朗普会见吕特)
据央视等多家媒体7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特朗普预热多时的"对俄重大行动"终于公布,美国总统在会见到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后表示,虽然和普京的通话"总是十分愉快",但他对俄罗斯的行为"非常非常不满",如果在未来50天以内无法达成俄乌停火协议的话,那么美国将对俄征收"十分严厉的关税"。
特朗普进一步解释道,对俄征收的关税是所谓的"次级关税",税率约为100%,他意味深长地警告称:"你们知道这代表着什么"。紧接着,白宫官员在回应媒体问询时给出了更多细节,特朗普口中的对俄"次级关税"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俄实施100%的关税,二是对所有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的国家进行"次级制裁"。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实施100%的关税,这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多年的对俄制裁使得美俄贸易大幅萎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举例来说,美俄2024年的贸易额只有大约35亿美元,其中美国进口俄商品约为30亿美元,出口俄商品约为5亿美元,别说美国对俄征收100%的关税,就算征收1000%的关税,对俄罗斯来说也没啥实质性影响。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于能源出口)
特朗普对俄"最后通牒"的重点其实是"次级关税",核心逻辑是通过经济封锁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同时迫使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选边站"。
据报道,俄罗斯的经济高度依赖于能源出口,能源收入占据俄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俄光靠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就收入了大约2824亿美元,相比其他地区的石油,俄油的价格有较大折扣,因此不光是中国,印度和土耳其也大规模进口俄油,三国的份额分别为33%、25%和22%,占据了俄能源出口的绝大部分份额。
(普京和特朗普)
一旦美方落实所谓的"次级关税",那么中印等国未来再购买俄能源的话,将被美国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美方希望用这种手段大幅削减俄能源出口收入,从而重创俄经济,进一步加剧俄罗斯通胀,使得莫斯科无力维持对乌克兰的战争。
对俄能源贸易征收"次级关税",这其实是美方手中最后一张"王牌",在此之前,美国曾多次威胁要征收"次级关税",但普京始终不为所动,拒绝在俄核心利益问题上做任何让步,一口咬定必须要满足俄方所有安全关切,这使得俄乌停火陷入僵局,也让特朗普逐渐恼火,终于对普京"释放大招"。然而,面对特朗普"次级关税"的威胁,俄方大概率不会让步,因为购买俄油的主要买家都不是好惹的。
(埃尔多安)
然而,"次级关税"却是一把双刃剑,要知道,目前进口俄能源的主要买家不光是中国,还有土耳其和印度这种美国的"座上宾",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在中东和俄乌冲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强国,美国都要在诸多问题上仰仗土耳其,一旦被征收"次级关税","埃苏丹"埃尔多安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排除会进一步向俄罗斯、伊朗等美国敌人靠拢,严重影响美方的战略布局。
(莫迪和特朗普)
印度也不是美国可以轻易拿捏的对象,近期特朗普一直在对印度"极限施压",威胁对印度商品征收26%的"对等关税",面对美方步步紧逼,莫迪当局一改此前委曲求全的态度,宣称要"从实力出发和美国打交道",威胁对美国关税战发动强硬反击,如果特朗普又对印度征收100%的巨额"次级关税",那么印度肯定无法接受。
要知道,印度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在遏制中国问题上还要拉拢印度,本来关税战就让美印关系恶化,若特朗普得寸进尺的话,莫迪就算再能忍也得爆发。
对中国而言,美方威胁征收"次级关税"当然也不是个好消息,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已经十分成熟,而且规模非常可观,据悉2024年,俄罗斯石油占据中国总进口的20%,超越沙特成为中国头号石油进口国。一旦美方"次级制裁"落地,可能给中方企业带来巨大的额外成本。
此外,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会实施"双重标准",对印度、土耳其等国"高抬贵手",重点打击中俄能源贸易。然而一旦特朗普政府这么做,势必将使得中美刚有所缓和的关系再次陷入动荡,中国作为和美国实力相当的大国,具有应对美方打压的强大经济韧性,势必对美发动强硬反击,包括进一步加强对稀土物项的出口管制,这是美方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