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病毒感染率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本轮疫情整体可防可控,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这一消息无疑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但同时他也提醒,民众无需恐慌,但一定要重点关注老年群体,做好科学防护!
一、疫情趋势:6月底迎拐点,传染性强但致病力弱
钟南山团队分析全球及国内监测数据发现,当下流行的XDV变异株虽然传染性强,但致病力相对弱。多数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症状,"刀片嗓"还挺常见。从3月底到5月初,我国门急诊新冠阳性率从7.5%涨到了16.2% ,不过别慌!预计到6月底,感染率就会逐步达到高峰后回落!
为啥不用太担心?原因有这几个:
✅ 病毒变"温和":XDV毒株虽然传得快,但重症率低,年轻人大多能通过对症治疗恢复。
✅ 免疫有"底子":全国约85%的人都感染过新冠,体内抗体还在发挥保护作用。
✅ 防控有"经验":从隔离措施到药物储备,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应对体系。
二、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人,抓住"黄金48小时"!
钟南山着重强调,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香港新冠死亡病例中,83%是65岁以上老人,90%有并发症!针对这类人群,这些建议一定要记牢:
早用药:感染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能大大降低重症风险!
警惕重症信号:一旦出现气促、意识不清、咯血等症状,赶紧就医!
别乱吃药:奥司他韦等流感药对新冠无效,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
三、个人防护:口罩别摘,这三类场景尤其要注意!
疫情虽然在缓解,但防护可不能松懈!钟南山提醒,这些场景一定要做好防护:
密闭空间:地铁、电梯里空气不流通,口罩必须戴好!
家庭防护:家里有人感染,要严格隔离,尤其注意保护5岁以下幼儿,他们目前没有适用的特效药。
日常监测: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及时检测,区分到底是新冠还是普通呼吸道疾病。
四、药物与疫苗:国产特效药进医保,新疫苗加速研发!
咱国家的抗疫"武器"越来越厉害啦!
国产特效药:来瑞特韦是首款不用联用利托那韦的国产3CL靶向药,副作用小、价格亲民,还被纳入医保了!
新疫苗研发:针对XBB等变异株的疫苗已经获批,以后会优先给高危人群接种!
五、长期策略:与病毒共存,科学认知是关键
钟南山表示,新冠病毒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这样降低它的影响:
✅ 灵活防控:根据疫情风险调整防控措施,不再搞"一刀切"。
✅ 科研攻关:继续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和疫苗是未来重点。
✅ 理性看待复阳:治愈后体内抗体会保护我们,重复感染的概率很低!
钟南山院士的预判,给我们指明了清晰的防疫方向!面对疫情,恐慌没用,科学应对才是王道!老年人重点防护,普通人做好日常措施,大家一起筑牢免疫屏障!就像钟南山说的:"病毒或许会变异,但我们的准备永远要比它更快一步。" 你对接下来的防疫有啥计划?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