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利贷债主"碰上"老赖",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特朗普解决美国财政困境的办法之一是能省则省,政府机构大刀阔斧精简裁员,退"巴黎协定"、退世卫组织、退人权理事会等,都只为从牙缝中抠出一点钱。美国当务之急是自己要过得下去,其他人死活与我何干,所以甭管有的没的债务,都往乌克兰头上砸,能捞多少是多少。
对泽连斯基而言,承认"债务"等于政治自杀。乌克兰民调显示,83%民众只愿在"获得安全保障"前提下停火,若此时出卖国家资源,泽连斯基支持率恐跌至负数。然而,美国协议草案只字不提安全保障,却要求乌克兰"十代人为之买单",这等"卖国条约"谁敢签?
一个想多要,一个不想还,这场"讨债大战"最可能结局有两种:
如果在乌克兰和欧洲闹腾有用,美国或被迫将"5000亿账单"缩水为"矿产合作协议",并附加模糊安全承诺。毕竟,若真切断"星链"或军援,导致乌克兰战败,美国苦心经营地缘利益也要崩盘。
若特朗普坚持"要钱不要脸",乌克兰可能转向欧洲寻求安全保障。毕竟,美国副总统万斯不久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出真实想法,已经打破欧洲最后一丝幻想。欧洲正试图找回战略自主性,英国和法国有意向乌克兰出兵,波兰更是开始为乌克兰"星链"服务买单。若真让欧洲抱团取暖挺过去,美国想要债就麻烦了。
结语
美乌这场"债务罗生门",本质上是一场"帝国霸权"与"小国生存"博弈。特朗普算盘再响,也算不过国际政治混沌法则;泽连斯基再硬气,也硬不过大国博弈时代车轮。唯一确定的是,当"赠款"变成"债务",当"盟友"变成"债主",美国亲手撕下的不仅是协议,更是全球霸权最后一块遮羞布。